More 專家分析 News
-
生物科技 龐大機遇(廖錦興博士)
過去20年,各大疫情引起人類對疫症和病毒的警覺,市民對公共衞生重視程度顯著提升。人口老化是全球性現象,因此各國積極推動發展生物科技及醫療健康產業。生物科技的進步有助於解決眾多現存問題,如傳染病疫苗、老齡化社會以至氣候變化;惟研發過程漫長、技術風險高,尤其需要長期投資和雄厚資本,以及上市前後的持續融資。
- Posted April 25, 2024
- 0
-
培訓員工迎數字化機遇(車品覺)
筆者在很多培訓場合中都提及過,在數字化轉型、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的全面運用,戰略規劃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正如阿里巴巴(09988)所言,「路走對了就不怕遠」,企業需要一張高層與員工都看得明白的施工路線圖。此外,在企業數字化的過程中,需要依靠大量的團隊協作,絕非只是資訊科技部門的責任,因此,如果不重新審視或調整部門架構及員工的崗位職責,即使有關鍵績效指標(KPI)及大老闆的口頭重視,也很難在這個數據驅動的時代取得成功。
- Posted April 24, 2024
- 0
-
南嶼隱世美景背後的歷史文化(鄧淑明博士)
眼前是一幅幅中國山水田園畫,翠綠的山巒上有飛鳥翱翔,山間有飄動的雲霧,簡樸的村屋前有舞獅,白色的燈塔光照海上,更有隨着滑鼠而動的帆船……這是別開生面的〈南嶼角落:二澳到芝麻灣的文化地圖〉,以手繪地圖,配上簡短有趣的文字、照片,呈現南大嶼的地形、景觀、建設及傳統活動等歷史和文化,活潑又具資訊性;而且備有中英版本,照顧不同人士需要。
- Posted April 23, 2024
- 0
-
支援電動車充電器背後關鍵(方保僑)
為應對氣候變化,政府近年積極推出一系列政策及措施,強調ESG(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原則,推動各界實踐ESG責任,同時發展綠色交通,鼓勵使用電動車並優化公共交通系統。政府亦推行綠色建築標準,促進節能減排,以實現減碳目標,共同構建可持續的未來。
- Posted April 22, 2024
- 0
-
一卡兩號重要性(林國誠)
經常穿梭香港及內地的人士,若沒有內地手機號碼,基本上無法滿足生活所需。為方便在內地工作或吃喝玩樂,一卡兩號或虛擬號碼服務應運而生。
- Posted April 19, 2024
- 0
-
聖馬力諾之心(黃岳永)
會面對失敗從來非易事,然而,失敗是經營中不可缺的一課。中小型的失敗就像受傷,當被割傷或燒傷並知道疼痛,我們就會迅速離開「災難源頭」,作出改變及處理傷口。在很多時候,小損失反而能助企業避開一劫。
- Posted April 19, 2024
- 0
-
以區塊鏈改善現實基建(葉文瀚博士)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以去中心化、安全及透明等特點,在各行各業引起了廣泛關注。其中,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網絡(Decentralized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 DePIN)作為一個發展迅速的應用領域,致力於優化現實生活的基礎設施,並透過代幣獎勵的方式,把資源回饋給社群和用戶。
- Posted April 18, 2024
- 0
-
中國速度的低空經濟(廖錦興博士)
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均提到「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行業」。低空經濟則是指離地1000米以內空域的無人機和飛行器產業。
- Posted April 18, 2024
- 0
-
GenAI 來了,你要怎麼教導你的孩子?(陳奕康)
在人工智慧(AI)快速發展的今天,生成式AI(GenAI)已經開始重塑我們的學習方式。不同於過去以理論為基礎的學習模式,GenAI鼓勵我們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尋找適合的工具,並在此過程中學習和創造。
- Posted April 17, 2024
- 0
-
AI戰鬥機掀軍備競賽(車品覺)
無人機作戰在現代戰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美國空軍正開發由人工智能(AI)驅動的無人駕駛戰鬥機。據《空軍》月刊報道,美國空軍已開始在佛羅里達州埃格林空軍基地,為6架F-16戰鬥機改裝,測試自主駕駛技術及軟件。首批3架戰機已於4月1日到達基地,改裝後將由飛行員試飛,其中一架由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Frank Kendall)親自搭載。
- Posted April 17, 2024
- 0
最新文章
-
實踐可持續建築減廢方案(鄧淑明博士)
據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指出,近年香港的公營部門及私營公司,每年建築工程費用總開支達到3000億元,可為業界提供實踐可持續建築的黃金機會,把「ESG(環境、社會及管治)原則」納入大型建築項目,筆者深表認同。
- April 17, 2025
- 0
-
提示工程五大趨勢(車品覺)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正在快速發展,其中一個特別重要的領域,叫做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
- April 16, 2025
- 0
-
青春期與情緒反思的力量(黃岳永)
影視串流平台Netflix迷你劇《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一上架便成為全球最熱門影集榜首,能夠迅速引起廣泛討論,皆因故事夠「貼地」。
- April 15, 2025
- 0
-
吉卜力漫畫化掀版權爭議(方保僑)
近期,美企OpenAI推出的ChatGPT圖像生成功能掀起熱潮,社交媒體上隨處可見用戶以「吉卜力風格」等指令,把平凡照片轉化為動漫風格圖像。
- April 14, 2025
- 0
-
AI魔法時代降臨(林國誠)
近日,一打開社交媒體,隨處可見朋友分享的人工智能(AI)生成漫畫頭像,這些風格各異的創作,有的像日系動漫,有的似美式插畫,已成為新興的社交潮流。
- April 11, 2025
- 0
-
自律型AI代理革新醫療(賴志偉)
隨着人工智能(AI)技術迅速發展,已不再僅限於執行簡單任務,而是演變成具備高度自主性的智能系統。
- April 10, 2025
- 0
-
細談數字經濟七大試驗區(車品覺)
國家數據局近日正式指示天津、河北(雄安新區)、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四川等7個地區,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這一重大政策標誌着中國數字經濟發展,進入深水區改革階段。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問題必須得到解決的時候。
- April 9,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