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從MWC體會AI帶來的機遇(林國誠)
筆者每年都出席在西班牙巴塞隆拿舉辦的MWC(Mobile World Congress,世界流動通訊大會),既參觀展覽,也趁機與世界各地的電訊行業專家交流。
- Posted March 8, 2024
- 0
-
回憶備份推動夢想成真(林岳永)
夢境一直是人們感興趣的話題,我們入睡後,意識應該已經消失,腦海卻會出現各種奇妙的夢境。夢中出現過的人物、地點、事件,有些是過去經歷過的事情或曾到訪的地方,有時還會夢到從未遇過的情景,然後在現實中驚訝「我發夢見過」的情況出現。
- Posted March 8, 2024
- 0
-
阿里EMO模型的利與弊(葉文瀚博士)
阿里巴巴(09988)智能計算研究所上月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模型EMO,引起全球廣泛關注。EMO是一款多語言模型,能夠根據輸入的照片及語音,生成逼真的表情動作,突破以往只能生成靜態影像的限制,為數碼媒體及虛擬內容生成帶來巨大創新。
- Posted March 7, 2024
- 0
-
電動車電池與環保(廖錦興博士)
筆者上月參加美國史丹福大學杜爾永續學院舉辦的研討會,主題是「與全球思想領袖探討氣候和永續發展」,由特斯拉(Tesla)前技術總監JB Straubel擔任主講嘉賓。作為史丹福校友,Straubel受到教授的啟發,對能源和永續發展產生濃厚興趣,畢業後與朋友共同創辦一間電動飛機公司。2003年,他向當時剛認識的馬斯克(Elon Musk)推薦該項目,雖遭到拒絕,卻引起了馬斯克對Straubel所開發高續航力電動車的興趣,並邀請他加入特斯拉,成為該公司的第五位員工。
- Posted March 7, 2024
- 0
-
港發展數據交易具獨特優勢(車品覺)
數字化進程不斷加快,全球對數據的需求正迅速增長。專家預計,到2025年,全球數據流通將為經濟增長貢獻高達11萬億美元,約佔全年世界生產總值(GDP)的9.6%,反映資料流通對經濟的重要性。到2030年,全球數據交易市場規模有望超越3000億美元。眾多快速增長的市場中,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內地,屬增長最快的區域。粵港澳大灣區由於其獨特的地理和政治優勢,成為數據跨境流通的理想試驗田,本港正值處於發展數據交易業務的有利時機。
- Posted March 6, 2024
- 0
-
期待女生投身網安大展拳腳(鄧淑明博士)
美國數據分析公司CB Insights(下稱CBI)的《2024年科技趨勢》報告指出,2023年網絡攻擊的嘗試次數,比前一年上升逾倍;去年因勒索軟件付款予黑客的數字激增,估計網絡犯罪分子收到總值11億美元贖款,是有紀錄以來最多。
- Posted March 5, 2024
- 0
-
MWC 24的啟示(方保僑)
一年一度的世界流動通訊大會(MWC 2024),已於當地時間26日在西班牙巴塞隆拿開幕,亦是自2006年起第16年在西班牙巴塞隆拿舉行,今年是繼疫情復常後的第二次復辦。
- Posted March 4, 2024
- 0
-
10G寬頻及其覆蓋大廈 (林國誠)
10G光纖入屋寬頻方案提供高達10Gbps的極高速下載及上載頻寬,即相當於傳統1000M光纖入屋寬頻的10倍速度,能滿足高要求的用戶。無論在家中觀看4K甚至8K的高清影片、虛擬實境(VR)、傳送或分享特大檔案傳輸、存取雲端網絡檔案,或者是玩雲端遊戲等,10G光纖入屋寬頻都可提供流暢無阻的體驗。
- Posted March 1, 2024
- 0
-
AI時代創意耕耘方法 (黃岳永)
在找尋或培育創意之時,「Google it」可謂指定動作。互聯網提供了豐富的知識、不同的觀點和資源,可以豐富創意培養過程。其實除了搜尋有用資料外,還可以利用社交媒體、論壇和其他合作平台,建立一個支援和回饋創意的生態系統,讓靈感意念百花齊放。
- Posted March 1, 2024
- 0
-
香港企業數碼化轉型(廖錦興博士)
香港企業素來以「快準醒」著稱,無論是產品還是服務,都予客戶高品質和高效率的信心。但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香港能否保持優勢?回顧過去,亞洲的科技發展表現突出。筆者仍記得當年德國的合作夥伴來港開會時,我們拿着八達通一起坐港鐵(00066)、乘香港小輪(00050),甚至在商店購物。德國朋友對這張小小卡片的多用途非常讚賞,當時別說是內地,連歐洲也未有統一的儲值式電子支付系統。然而,誰知這是個龜兔賽跑的故事?
- Posted February 29, 2024
- 0
最新文章
-
港宜及早規劃數據產業(車品覺)
2025年伊始,國家數據局宣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
- February 5, 2025
- 0
-
本地傳媒善用科技創新轉型(方保僑)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舉辦的「傳媒轉型大獎」作為本港具認受性的嘉許傳媒機構獎項,旨在表揚每年在運用科技轉型、以創新方式傳遞新聞和資訊上表現出色的本地媒體機構。
- February 3, 2025
- 0
-
「官產學研」助港轉廢為材(鄧淑明博士)
過去10年,香港人生產的垃圾量持續高企。根據政府資料顯示,香港都市固體廢物的人均每日棄置量,由2013年的1.33公斤,上升至2023年的1.44公斤,較日本及新加坡的0.88公斤高逾六成多。
- January 28, 2025
- 0
-
洛城山火敲響保護生態警鐘(方保僑)
美國洛杉磯及其周邊地區本月初發生山火,摧毀太平洋帕利塞茲(Pacific Palisades)、阿爾塔迪納(Altadena)等多個地區,造成多人死亡,數十萬人被迫撤離,過萬幢建築物被焚毀。
- January 27, 2025
- 0
-
熊貓TV頻道AR免費睇(林國誠)
海洋公園目前擁有6隻大熊貓,包括「樂樂」、「盈盈」及牠們的龍鳳胎寶寶,以及中央政府送贈的「安安」和「可可」。
- January 24, 2025
- 0
-
利用AI打破遺忘曲線(黃岳永)
雖然我們已經踏入人工智能(AI)時代,但筆者在大學上課時仍發現許多學生熱愛手抄筆記。有些同學甚至要求索取老師的PowerPoint教材。然而,這種多年來一直「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否能跟上當今世界的變化?
- January 24, 2025
- 0
-
黑客松:企業創新寶貴源泉(湛家揚博士)
在快速變化的科技世界中,黑客松(Hackathon)已經成為推動創新和創意的強大引擎。不僅初創公司和學生積極參與黑客松,企業也非常熱中於組織黑客松。為什麼黑客松如此吸引人?
- January 2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