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加強溝通有利解決爭端(鄧淑明博士)
1989年3月,萬維網(World Wide Web,或www)誕生,它的開發者、英國物理學家伯納斯–李(Sir Tim Berners-Lee)今年3月發表了〈一封公開信:紀念網絡成立35周年〉(Marking the Web’s 35th Birthday: An Open Letter),回顧了互聯網的發展,指出它現存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值得我們思考。
- Posted April 9, 2024
- 0
-
Android版手機八達通將面世(方保僑)
八達通自1997年推出後,近年已經發展得非常全面,除了實體卡,更可陸續應用在智能手機上,包括2017年Samsung Pay推出的Smart Octopus、2020年Apple Pay及華為的Huawei Pay亦支援八達通功能,為市民提供不同流動支付方案。不過,撇除以上3款品牌的支援型號,其他內建NFC(近場通訊)的智能手機似乎仍無法使用手機八達通。這與手機八達通採用Sony FeliCa規格,以及嵌入式安全元件的手機限制有關。
- Posted April 8, 2024
- 0
-
加密貨幣淘金熱2.0(葉文瀚博士)
比特幣價格連續攀升,突破了每日歷史新高,並引發新一輪的炒幣熱潮。據加密貨幣分析公司Kaiko Research數據顯示,比特幣的漲勢似乎每天都在創造大約1500個新的「百萬美元富翁錢包」。這些錢包是比特幣區塊鏈上的數碼地址,用戶可以在當中儲存加密貨幣。然而,由於這些地址的匿名性,很難確定它們由個人還是實體控制。
- Posted April 4, 2024
- 0
-
區塊鏈應用將大放異彩(廖錦興博士)
區塊鏈技術面世已16年,加密貨幣比特幣因其交易上升和價格瘋狂波動引起全球關注,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曾公開支持另一加密貨幣狗狗幣亦產生名人效應。2021年,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成為全球第一個採用比特幣作為國家法定貨幣,至今比特幣價格已上升至7萬美元的歷史高峰。事實上,加密貨幣只是區塊鏈技術其中之一項應用,其偉大功能不可簡單地被金融投機者抹殺。
- Posted April 4, 2024
- 0
-
Kimi掀長文本比併潮(車品覺)
近日內地知名人工智能(AI)公司「月之暗面」(Moonshot AI)推出Kimi智能助手,能支援200萬字連續無損超長上下文功能。Kimi智能助手又稱Kimi Chat,是「月之暗面」自研千億參數大模型打造的對話式AI助手產品,擁有長上下文處理能力,可應用於很多新的使用場景,包括專業學術論文的理解和翻譯、輔助分析法律問題、一次性整理幾十張發票等。
- Posted April 3, 2024
- 0
-
裝備年輕人迎接未來(鄧淑明博士)
日前從深圳蛇口郵輪母港到珠海九洲港的「空中的士」首航,全程僅需20分鐘,估計每人單程票價為200至300元人民幣,比陸路車程節省了160分鐘,預計將為大灣區人口帶來更舒適、高效、平價的空中出行模式。這個以有人或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可帶動相關領域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內地叫「低空經濟」,其應用場景廣泛,除載人通勤、旅遊、航拍外,還能載貨作物流運輸、醫療救災,又或是用於公共和政府服務中的工程測繪、環境監測、交通疏導等。預期這會衍生不少新職位和新工種。
- Posted April 2, 2024
- 0
-
50G光纖寬頻正式面世(林國誠)
香港的網絡基礎建設,一直走在國際前列。繼5.5G流動通訊網絡後,寬頻網絡亦有一項突破性提升。作為全港首家率先引入50G PON(無源光纖網絡)技術的互聯網服務供應商,我們將為個人用戶及企業客戶提供極高速、支援多設備連接及極低延遲的網絡服務。
- Posted March 29, 2024
- 0
-
Google Search步入終結?(黃岳永)
Google於1998年成立時主業是Google Search。當時互聯網充塞大量資料、雜亂且難辨真偽。Google顛覆了整個網絡世界,讓搜尋不再只是關鍵詞比對。
- Posted March 29, 2024
- 0
-
比特幣獎勵減半震撼市場(葉文瀚博士)
自2009年比特幣(BTC)誕生以來,加密貨幣市場走過十餘年,經歷牛熊交替洗禮逐漸走向成熟。而2024年4月即將到來的「比特幣獎勵減半」事件,引發虛擬貨幣界的熱烈討論,更使全球投資者高度關注。
- Posted March 28, 2024
- 0
-
振經濟須提速高質量發展(廖錦興博士)
國務院總理李強為2024年訂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為5%左右,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國家首要工作。但面對當前國際形勢不確定性,難度甚高。雖然中央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惟把重點任務轉化為經濟成果並非短期之能事。因此,不少經濟分析員對中國前景抱懷疑態度。
- Posted March 28, 2024
- 0
最新文章
-
港宜及早規劃數據產業(車品覺)
2025年伊始,國家數據局宣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
- February 5, 2025
- 0
-
本地傳媒善用科技創新轉型(方保僑)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舉辦的「傳媒轉型大獎」作為本港具認受性的嘉許傳媒機構獎項,旨在表揚每年在運用科技轉型、以創新方式傳遞新聞和資訊上表現出色的本地媒體機構。
- February 3, 2025
- 0
-
「官產學研」助港轉廢為材(鄧淑明博士)
過去10年,香港人生產的垃圾量持續高企。根據政府資料顯示,香港都市固體廢物的人均每日棄置量,由2013年的1.33公斤,上升至2023年的1.44公斤,較日本及新加坡的0.88公斤高逾六成多。
- January 28, 2025
- 0
-
洛城山火敲響保護生態警鐘(方保僑)
美國洛杉磯及其周邊地區本月初發生山火,摧毀太平洋帕利塞茲(Pacific Palisades)、阿爾塔迪納(Altadena)等多個地區,造成多人死亡,數十萬人被迫撤離,過萬幢建築物被焚毀。
- January 27, 2025
- 0
-
熊貓TV頻道AR免費睇(林國誠)
海洋公園目前擁有6隻大熊貓,包括「樂樂」、「盈盈」及牠們的龍鳳胎寶寶,以及中央政府送贈的「安安」和「可可」。
- January 24, 2025
- 0
-
利用AI打破遺忘曲線(黃岳永)
雖然我們已經踏入人工智能(AI)時代,但筆者在大學上課時仍發現許多學生熱愛手抄筆記。有些同學甚至要求索取老師的PowerPoint教材。然而,這種多年來一直「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否能跟上當今世界的變化?
- January 24, 2025
- 0
-
黑客松:企業創新寶貴源泉(湛家揚博士)
在快速變化的科技世界中,黑客松(Hackathon)已經成為推動創新和創意的強大引擎。不僅初創公司和學生積極參與黑客松,企業也非常熱中於組織黑客松。為什麼黑客松如此吸引人?
- January 2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