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More 專家分析 News

  • AI手機必更強大(林國誠)

    人工智能(AI)逐漸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而手機則成為這個趨勢的核心。從拍照演算法到錄音自動生成記事,再到實時翻譯,這些功能不僅讓手機更加「智能」,也令人們的生活更添便利。

    • Posted April 26, 2024
    • 0
  • 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葉成輝博士)

    上周我再次來到瑞士參加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親身支持應科院科研團隊競逐這項全球最具規模的創新大獎。我們在比賽中囊括了23個獎項,包括1項「評審團嘉許金獎」、6項「金獎」、10項「銀獎」,以及6項「銅獎」,成績備受肯定!這是我連續第二年來到日內瓦,今年不同之處除了天氣較好外,我們帶來更多與不同機構合作研發的項目,包括香港警務處和港鐵,並取得佳績。

    • Posted April 26, 2024
    • 0
  • 輝達「具身智能」新突破(葉文瀚博士)

    機械人自主行動和模仿人類動作的能力,一直是科學家研究重點。近年來,隨着人工智能(AI)技術快速發展,具身智能(Embodied AI)也逐漸成為研究熱門領域。具身智能是指擁有身體並能夠物理互動的AI系統,該系統通過與環境的互動來獲取資訊、提取問題、制定決策並付諸行動。機械人、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外骨骼等,都屬於這一範疇。

    • Posted April 25, 2024
    • 0
  • 生物科技 龐大機遇(廖錦興博士)

    過去20年,各大疫情引起人類對疫症和病毒的警覺,市民對公共衞生重視程度顯著提升。人口老化是全球性現象,因此各國積極推動發展生物科技及醫療健康產業。生物科技的進步有助於解決眾多現存問題,如傳染病疫苗、老齡化社會以至氣候變化;惟研發過程漫長、技術風險高,尤其需要長期投資和雄厚資本,以及上市前後的持續融資。

    • Posted April 25, 2024
    • 0
  • 培訓員工迎數字化機遇(車品覺)

    筆者在很多培訓場合中都提及過,在數字化轉型、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的全面運用,戰略規劃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正如阿里巴巴(09988)所言,「路走對了就不怕遠」,企業需要一張高層與員工都看得明白的施工路線圖。此外,在企業數字化的過程中,需要依靠大量的團隊協作,絕非只是資訊科技部門的責任,因此,如果不重新審視或調整部門架構及員工的崗位職責,即使有關鍵績效指標(KPI)及大老闆的口頭重視,也很難在這個數據驅動的時代取得成功。

    • Posted April 24, 2024
    • 0
  • 南嶼隱世美景背後的歷史文化(鄧淑明博士)

    眼前是一幅幅中國山水田園畫,翠綠的山巒上有飛鳥翱翔,山間有飄動的雲霧,簡樸的村屋前有舞獅,白色的燈塔光照海上,更有隨着滑鼠而動的帆船……這是別開生面的〈南嶼角落:二澳到芝麻灣的文化地圖〉,以手繪地圖,配上簡短有趣的文字、照片,呈現南大嶼的地形、景觀、建設及傳統活動等歷史和文化,活潑又具資訊性;而且備有中英版本,照顧不同人士需要。

    • Posted April 23, 2024
    • 0
  • 支援電動車充電器背後關鍵(方保僑)

    為應對氣候變化,政府近年積極推出一系列政策及措施,強調ESG(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原則,推動各界實踐ESG責任,同時發展綠色交通,鼓勵使用電動車並優化公共交通系統。政府亦推行綠色建築標準,促進節能減排,以實現減碳目標,共同構建可持續的未來。

    • Posted April 22, 2024
    • 0
  • 一卡兩號重要性(林國誠)

    經常穿梭香港及內地的人士,若沒有內地手機號碼,基本上無法滿足生活所需。為方便在內地工作或吃喝玩樂,一卡兩號或虛擬號碼服務應運而生。

    • Posted April 19, 2024
    • 0
  • 聖馬力諾之心(黃岳永)

    會面對失敗從來非易事,然而,失敗是經營中不可缺的一課。中小型的失敗就像受傷,當被割傷或燒傷並知道疼痛,我們就會迅速離開「災難源頭」,作出改變及處理傷口。在很多時候,小損失反而能助企業避開一劫。

    • Posted April 19, 2024
    • 0
  • 以區塊鏈改善現實基建(葉文瀚博士)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以去中心化、安全及透明等特點,在各行各業引起了廣泛關注。其中,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網絡(Decentralized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 DePIN)作為一個發展迅速的應用領域,致力於優化現實生活的基礎設施,並透過代幣獎勵的方式,把資源回饋給社群和用戶。

    • Posted April 18, 202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