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保護關鍵設施電腦系統安全(方保僑)
隨着科技迅速發展,香港的社會運作愈是依賴互聯網及電腦系統,尤其是提供必要服務的關鍵基礎設施,包括金融機構、通訊、供電、鐵路系統等,一旦受到網絡攻擊,將對社會運作造成嚴重影響。
- Posted July 1, 2024
- 0
-
新一代光纖寬頻與WiFi 7
現時已有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引入新一代光纖寬頻技術──10G PON光纖網絡技術(XGS-PON),突出之處是速度提升,使得上載與下載速度同步達到10Gbps,為客戶提供真正10Gbps寬頻。
- Posted June 28, 2024
- 0
-
活用AI工具提升學習體驗(黃岳永)
現在只要隨便「圈一圈」圖片或輸入提問,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便馬上可以提供答案,在這個年代,很多人對學習感到迷惘,甚至懷疑是否純屬浪費時間。
- Posted June 28, 2024
- 0
-
運用迷因塑造選情(葉文瀚博士)
美國總統拜登競選連任團隊近日在其官網刊登了一個新職位──「內容與迷因頁面合作夥伴經理」,顯示拜登陣營希望延續其在2020年與網紅合作的成功經驗,吸引年輕選民支持。多年來,拜登團隊一直試圖融入充滿幽默和諷刺的迷因文化(俗稱meme)。
- Posted June 27, 2024
- 0
-
潮人光影 家國情懷(廖錦興博士)
最近有兩個受關注的高鐵話題,第一是由香港西九龍站分別開往北京西站和上海虹橋站的首班廣深港高鐵臥鋪列車正式啟航;第二是滬始滬終的長三角高鐵連環線。這些消息令人振奮,為熱愛祖國山河的旅遊人士提供更多選擇。
- Posted June 27, 2024
- 0
-
深圳低空經濟提速(車品覺)
智慧城市快速發展,近日深圳的低空經濟展示了其革新和實用性的雙重意義。通過應用無人機和其他低空飛行設備,深圳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還推動城市管理和服務的新模式,有部分創新項目值得香港參考。
- Posted June 26, 2024
- 0
-
年輕人關注弱勢社群(鄧淑明博士)
一年一度的「Esri青年學人大獎」,讓年輕人發掘不同的社會問題,以地理資訊系統(GIS)分析,並提出解決方案。今年,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的陳長同學憑《洪水下的社會經濟不平等》,奪得個人組冠軍。到2050年,預計香港超過一成地方會受水浸影響,主要在新界北部和維港兩岸,由於這些地區人口密集,估計全港有七成以上居民受災。
- Posted June 25, 2024
- 0
-
香港資訊科技學院正式成立(葉成輝博士)
職業訓練局最近開辦了香港資訊科技學院,我上週有幸參與啟動儀式,並與業界專家討論目前年輕人學習科技的興趣與未來發展。受傳統觀念影響,大部份香港家長都希望子女修讀法律、醫科、商科、金融等。慶幸的是這現象近年有轉變的趨勢,愈來愈多身邊朋友的下一代有意投身科技界,當中以海外回流返港工作的畢業生為主。
- Posted June 24, 2024
- 0
-
投資人工智能創未來(方保僑)
在人工智能(AI)和智能製造技術急速發展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與港產獨角獸(即市場估值10億美元以上)企業思謀集團,於6月12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這單作為港投公司公開戰略合作項目的第一炮,不僅象徵簽約雙方在科技領域的深度合作,更標誌着大灣區智能製造和數字化轉型邁進新的台階。
- Posted June 24, 2024
- 0
-
電視未來趨勢(林國誠)
隨着現代科技快速發展,以及消費者需求不斷變化,預期「Now隨身睇」和「Now E」平台,在不久未來,將無法滿足不同類型用戶的需要。
- Posted June 21, 2024
- 0
最新文章
-
港宜及早規劃數據產業(車品覺)
2025年伊始,國家數據局宣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
- February 5, 2025
- 0
-
本地傳媒善用科技創新轉型(方保僑)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舉辦的「傳媒轉型大獎」作為本港具認受性的嘉許傳媒機構獎項,旨在表揚每年在運用科技轉型、以創新方式傳遞新聞和資訊上表現出色的本地媒體機構。
- February 3, 2025
- 0
-
「官產學研」助港轉廢為材(鄧淑明博士)
過去10年,香港人生產的垃圾量持續高企。根據政府資料顯示,香港都市固體廢物的人均每日棄置量,由2013年的1.33公斤,上升至2023年的1.44公斤,較日本及新加坡的0.88公斤高逾六成多。
- January 28, 2025
- 0
-
洛城山火敲響保護生態警鐘(方保僑)
美國洛杉磯及其周邊地區本月初發生山火,摧毀太平洋帕利塞茲(Pacific Palisades)、阿爾塔迪納(Altadena)等多個地區,造成多人死亡,數十萬人被迫撤離,過萬幢建築物被焚毀。
- January 27, 2025
- 0
-
熊貓TV頻道AR免費睇(林國誠)
海洋公園目前擁有6隻大熊貓,包括「樂樂」、「盈盈」及牠們的龍鳳胎寶寶,以及中央政府送贈的「安安」和「可可」。
- January 24, 2025
- 0
-
利用AI打破遺忘曲線(黃岳永)
雖然我們已經踏入人工智能(AI)時代,但筆者在大學上課時仍發現許多學生熱愛手抄筆記。有些同學甚至要求索取老師的PowerPoint教材。然而,這種多年來一直「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否能跟上當今世界的變化?
- January 24, 2025
- 0
-
黑客松:企業創新寶貴源泉(湛家揚博士)
在快速變化的科技世界中,黑客松(Hackathon)已經成為推動創新和創意的強大引擎。不僅初創公司和學生積極參與黑客松,企業也非常熱中於組織黑客松。為什麼黑客松如此吸引人?
- January 2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