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人物專訪 News
-
港大華為|AI數碼轉型 網絡要求更嚴苛
港大首席信息主管及大學圖書館館長伍麗娟稱,自己在加入該校後,便致力推動數碼轉型,其下一階段的目標是人工智能(AI)數碼轉型,相信對網絡環境的要求會更為嚴苛。
- Posted December 16, 2024
- 0
-
港大華為|構建智慧校園 圖書館升級WiFi 7 頻寬高4倍
香港大學近日夥拍華為,在校園部署其資訊及通訊科技(ICT)解決方案。本次合作旨在構建智慧校園,改善港大現有的網絡效能,藉此提升教學成效及學生體驗。
- Posted December 16, 2024
- 0
-
Oculis|港大中大設試驗中心謀攻內地
主力研發眼部藥物的瑞士製藥公司Oculis,目前在美國和冰島雙重上市,同時在本港有註冊公司。該企行政總裁Riad Sherif透露,團隊正針對糖尿病黃斑水腫(DME),於本港推行的第三階段臨床試驗,試驗中心設於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
- Posted December 9, 2024
- 0
-
Oculis|新眼藥水治糖尿黃斑水腫 首個免打針療法 成本料顯著減
瑞士製藥公司Oculis透過專利技術OPTIREACH,開發一款創新眼藥水OCS-01,標榜高效遞送DME治療藥物,目標明年底前招募700名志願者,並於2026年公布主要療效數據,有望成為首個針對DME的非侵入性療法。
- Posted December 9, 2024
- 0
-
Vocofy|學者倡採用音頻水印防電騙
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博士生田鈺笙,日前在東亞銀行金融科技日表示,基於AI的聲音技術,如語音合成系統(TTS)及語音編輯,當初旨在方便溝通及創作效率,如今卻被不法分子用來詐騙。
- Posted December 2, 2024
- 0
-
Vocofy AI建原聲模型 實現語障患者心願
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系教授李丹體驗甚深,他專注深度學習、語音及音頻訊號處理等研究,認為AI技術有助提升語言表達,尤其惠及聽障、失語等語言障礙人士。然而,若過分強調人機對話,反而有機會忽略人際溝通。
- Posted December 2, 2024
- 0
-
Planto|近九成員工做開發 擁科技背景
本港金融科技初創Planto創辦人劉于嘉表示,旗下有一支高度專注技術的團隊,近九成員工均來自開發部門。她笑言,自己在多位創辦人中,可能是唯一的非科技背景成員。該公司能夠成立並順利運作,完全依賴技術團隊的專業支持。
- Posted November 25, 2024
- 0
-
Planto|港金融科創AI助銀行營銷 提供財務分析信貸決策方案
香港金融管理局上月把「銀行同業賬戶數據共享」(IADS)計劃,正式命名為「戶口互聯」計劃。其中花旗銀行(香港)及上海商業銀行,均在參與戶口互聯先導計劃時,採用數碼港金融科技初創Planto解決方案。
- Posted November 25, 2024
- 0
-
DaLa|政府內部禁用WhatsApp影響微
特區政府早前宣布,公務員須獲批准後,方可於辦公室使用電腦桌面版WhatsApp、Gmail及雲端軟件。談到措施可能帶來的影響,數據素養協會創會主席湛家揚指出,當局現階段針對限制的設備主要跟政府內部網絡系統有關,他認為不必過分擔心。
- Posted November 18, 2024
- 0
-
DaLa|利豐四大數碼平台揚威 DaLa Awards個人組奪總冠軍
由數據素養協會(DaLa)及香港科技園公司聯合主辦的「DaLa Awards 2024」日前舉辦頒獎典禮,活動總共頒發47個獎項。在個人組、企業組及供應商組三大類別中,各自誕生一名總冠軍。
- Posted November 18, 2024
- 0
最新文章
-
NVT|「上鏈」勢成主流 港發展落後星美
本地金融科技初創NVT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趙建公早前接受本報專訪時稱,香港金融機構對「金融產品上鏈」的態度近來轉變顯著,由去年上半年的「應不應該做」,下半年轉變為「如何去做」,料這勢頭今年更為積極。
- February 10, 2025
- 0
-
NVT|港初創助金融票據代幣化 區塊鏈營運 平衡安全回報流動性
信達國際控股旗下信達國際資產管理,去年底發行可轉讓代幣化票據STBL,為本港首個由金融機構安排發行的同類產品。
- February 10, 2025
- 0
-
中大科研|中大研口服配方 紓緩中重度濕疹
腸道微生物可透過血液直接影響皮膚健康。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團隊研發專為兒童及成人濕疹患者設計的微生態組合──SIM03和SIM05,並以微囊鎖活菌技術(Microencapsulation)製成口服配方,聲稱能有效促進益菌在腸道定植。
- February 3, 2025
- 0
-
中大科研|疫下出生嬰過敏率高五成 腸道缺益菌 增患濕疹風險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腸道微生物菌群團隊一項研究發現,疫情期間出生的嬰兒,其過敏症發病率比疫情前出生嬰兒高近五成。
- February 3, 2025
- 0
-
GRWTH|四大學試用AI教授 支援情緒探索興趣
大學教育講求自主學習,師生關係亦隨之轉變。課堂以外的情緒支援,如今可交由人工智能(AI)「教授」代勞。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兼高級顧問(創業)黃岳永領導開發的AI聊天機械人Prof E,現時於本港4間大學的7個學系試用。
- January 27, 2025
- 0
-
GRWTH|家校平台AI蒐數據 港15中小學探用
身為父親的GRWTH副行政總裁黃思偉聯同團隊,開發「AI跨系統正向/多元智能發展平台」(PMI),希望整合系統資料發掘學生潛能。現時共有15間本地學校參與成為GRWTH計劃夥伴,在校內試用PMI平台。
- January 27, 2025
- 0
-
HandsTalk|科大AI譯手語 兩秒變英文
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的多位學生,研發一款即時手語翻譯應用程式HandsTalk,利用電腦視覺技術辨識手語,並結合人工智能(AI)模型補充與整合,約兩秒就能把手語翻譯為英文句子。
- January 13, 2025
- 0
EJ Tech Video
POPULAR POSTS
-
Grok 3|馬斯克「最醒」AI模型登場 Grok 3香港可用 月費170元
-
點語成丹青|港首辦成語變畫作AI比賽 120間中小學參與 收逾千作品
-
EzyGreenPak|環保袋減廢遇熱水即溶 港EzyGreenPak專利 今屆渣馬採用
-
EzyGreenPak|自家平台監控碳排 助家族工廠轉型
-
DeepSeek|據報新增互聯網訊息服務
-
AI大戰|馬斯克聊天機械人Grok 3亮相 稱性能勝DeepSeek
-
神經元記錄|哈佛研CMOS矽晶片 記錄神經細胞活動
-
X危機?|馬斯克旗下X傳以3432億估值洽融資
-
AI「炒散」|AI模型接編程散工 獨立開發力遜人類
-
AI研究院|理大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