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人物專訪 News
-
裝置排查四十病毒 本地生產望研癌檢
一款本地研發及生產的「多病原體分子診斷裝置」,似乎已摸索出一條發展路徑,以類似核酸的採樣方式,標榜一小時內排查約40種傳染性呼吸道病毒,檢測數目達同類產品的一倍,裝置的價錢卻僅約五分一,現已獲本地超過10間醫院及醫療機構採用。
- Posted March 4, 2024
- 0
-
思謀科技主力B2B 與政府洽建無人工廠
思謀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賈佳亞表示,引入新技術一定是優勝劣汰的過程。「每一次能從工業革命存活下來的,就是最早擁抱新技術的(那一批企業)。」不過,中小型工業企業並非走投無路,他相信工匠路線或者更有前途,即主打手工、限量、單價高。
- Posted February 26, 2024
- 0
-
工業生產|思謀科技IndustryGPT智能傳感器 助力工業生產 專攻質檢難題 減少依賴專家
出身自香港中文大學的AI科企思謀科技(SmartMore),成立僅一年半迅速晉身「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除了自研智能工業平台、智能感測器及智能一體化設備等,去年底更推出全球首個專注工業領域的多模態大模型IndustryGPT,有望縮短企業生產線決策流程、提升生產效率。
- Posted February 26, 2024
- 0
-
新醫療科技|美企研「基因書寫」治病 稱高效價廉
美國生物科技初創Full Circles Therapeutics聯合創始人及CEO吳昊受訪時稱,他們首創的非病毒、高精度基因書寫技術,效率較傳統基因編輯技術提高至少500倍,不但大幅增加安全性,更聲稱生產成本可降低八成以上。
- Posted February 23, 2024
- 0
-
商業模式|合作夥伴模式 幫助外企融入各地市場
總部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Minitab,從1972年成立至今走過半世紀,其高級合作夥伴客戶經理李益豐介紹,公司旗下業務多元化,涵蓋汽車、半導體、能源、醫療及製造等範疇。除了歐美地區,在澳洲及亞太區都有開展業務。她續稱,美國為公司的主要市場,但亞太區亦具發展潛力,業務正快速增長中。
- Posted February 19, 2024
- 0
-
大數據時代|Minitab 數據分析軟件 改善醫院診治流程
本港醫護人手一向供不應求,像現在遇上流感高峰期,醫療系統更加緊絀。當前,除了可選擇北上就醫或養老,其實亦可運用科技,合理分配資源,緩解本地醫療服務的壓力。美國數據分析軟件商Minitab,透過建立視覺化的儀表板,協助醫院改善診治流程、減少病患住院時間,從而降低營運成本。
- Posted February 19, 2024
- 0
-
逼真數碼臨記亮相港產片 3D掃描真身 自動「執正」省成本
去年底上映的港產片《金手指》開畫兩日票房突破千萬元;投資額亦號稱有史以來最大,戲中自然不乏人頭湧湧的大場面。電影亮相的「茄喱啡」均由特技效果製成,塑造數碼「臨記」的三維掃描工序,正是由數碼港培育初創Ubivox Limited負責。該公司亦曾協助電影《尚氣》、《別叫我「賭神」》大幅節省拍攝時間及演員開支。
- Posted February 5, 2024
- 0
-
儲能快充站助電動車普及 首個落戶屯門 供偏遠地區借鑑
本地科企希路能源(Halo Energy)上月於屯門黃金海岸商場,設立全港首個大功率儲能電動車快速充電站,聲稱在電力供應不足的地方,充電時間亦可從4小時大減至30分鐘,料可在電動車普及化後,為偏遠地區提供快速充電解決方案。
- Posted January 29, 2024
- 0
-
新養生方法|中醫師研發酵茶飲 AI選菌助港人養生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將於3月舉行周年慶祝活動暨「師友計劃2024/25」啟動禮,目前收到700份師友計劃申請,其中兩成來自世界排名前百的大學。曾在香港大學修讀中醫博士學位、研究發酵技術的「叻茶」創辦人王逸君表示,今年會由學員改為擔任導師角色,助業界下一代一臂之力。
- Posted January 26, 2024
- 0
-
AI眼鏡配GPT實時翻譯 同步問答傳短訊 分析運動數據
不少人跑步、踏單車時都喜歡聽音樂,但戶外運動時塞住耳朵難免有安全隱患。從美企Kopin Corporation分拆的科企Solos Technology,近來推出多功能眼鏡系列AirGo3,結合人工智能(AI)元素,以聊天機械人ChatGPT作賣點。當中主推運動版Solos Helium,讓用戶揮灑汗水時聽音樂紓壓,亦不致忽略周遭環境聲音。
- Posted January 22, 2024
- 0
最新文章
-
NVT|「上鏈」勢成主流 港發展落後星美
本地金融科技初創NVT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趙建公早前接受本報專訪時稱,香港金融機構對「金融產品上鏈」的態度近來轉變顯著,由去年上半年的「應不應該做」,下半年轉變為「如何去做」,料這勢頭今年更為積極。
- February 10, 2025
- 0
-
NVT|港初創助金融票據代幣化 區塊鏈營運 平衡安全回報流動性
信達國際控股旗下信達國際資產管理,去年底發行可轉讓代幣化票據STBL,為本港首個由金融機構安排發行的同類產品。
- February 10, 2025
- 0
-
中大科研|中大研口服配方 紓緩中重度濕疹
腸道微生物可透過血液直接影響皮膚健康。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團隊研發專為兒童及成人濕疹患者設計的微生態組合──SIM03和SIM05,並以微囊鎖活菌技術(Microencapsulation)製成口服配方,聲稱能有效促進益菌在腸道定植。
- February 3, 2025
- 0
-
中大科研|疫下出生嬰過敏率高五成 腸道缺益菌 增患濕疹風險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腸道微生物菌群團隊一項研究發現,疫情期間出生的嬰兒,其過敏症發病率比疫情前出生嬰兒高近五成。
- February 3, 2025
- 0
-
GRWTH|四大學試用AI教授 支援情緒探索興趣
大學教育講求自主學習,師生關係亦隨之轉變。課堂以外的情緒支援,如今可交由人工智能(AI)「教授」代勞。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兼高級顧問(創業)黃岳永領導開發的AI聊天機械人Prof E,現時於本港4間大學的7個學系試用。
- January 27, 2025
- 0
-
GRWTH|家校平台AI蒐數據 港15中小學探用
身為父親的GRWTH副行政總裁黃思偉聯同團隊,開發「AI跨系統正向/多元智能發展平台」(PMI),希望整合系統資料發掘學生潛能。現時共有15間本地學校參與成為GRWTH計劃夥伴,在校內試用PMI平台。
- January 27, 2025
- 0
-
HandsTalk|科大AI譯手語 兩秒變英文
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的多位學生,研發一款即時手語翻譯應用程式HandsTalk,利用電腦視覺技術辨識手語,並結合人工智能(AI)模型補充與整合,約兩秒就能把手語翻譯為英文句子。
- January 13, 2025
- 0
EJ Tech Video
POPULAR POSTS
-
Grok 3|馬斯克「最醒」AI模型登場 Grok 3香港可用 月費170元
-
點語成丹青|港首辦成語變畫作AI比賽 120間中小學參與 收逾千作品
-
AI「炒散」|AI模型接編程散工 獨立開發力遜人類
-
EzyGreenPak|環保袋減廢遇熱水即溶 港EzyGreenPak專利 今屆渣馬採用
-
EzyGreenPak|自家平台監控碳排 助家族工廠轉型
-
DeepSeek|據報新增互聯網訊息服務
-
AI大戰|馬斯克聊天機械人Grok 3亮相 稱性能勝DeepSeek
-
神經元記錄|哈佛研CMOS矽晶片 記錄神經細胞活動
-
X危機?|馬斯克旗下X傳以3432億估值洽融資
-
AI研究院|理大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