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蘋果前華裔工程師偷機密
檢察官指控張小浪今年4月離開蘋果前,從公司電腦下載一些包含機密訊息的文檔,例如工程原理圖、技術手冊和報告。張小浪向聯邦調查局(FBI)承認,曾把蘋果的自動無人駕駛技術文件下載到他妻子的筆記簿電腦上。
- Posted July 12, 2018
- 0
-
港迎生科初創上市撼納斯特 享中外市場優勢更吸引
面對香港改革上市制度迎接生物科技企業,納斯特亞太區主席麥柯奕(Robert McCooey)揚言毋懼競爭,憑藉雲集熟悉生科行業的投資者、上市費用簡單便宜等優勢,加上不斷求變創新,不會視香港新制為威脅。
- Posted July 12, 2018
- 0
-
香港手機支付為何不普及 (方保僑)
至於安全問題方面,當傳統信用卡丟失了或被盜,則很容易被盜用,我曾親眼見過有朋友的信用卡及錢包在午飯時被盜取,不到30分鐘已被盜用。看完以上的分析,你現在認為哪種支付方法更為安全?
- Posted July 12, 2018
- 0
-
初創行李防盜服務15品牌 獲注入千萬元 鑽研遙距追蹤
若要數旅行時最狼狽的情況,遺失行李想必榜上有名。港產初創R-Guardian針對行李箱、旅行袋、手袋等產品,專門研發防丟(Anti-Lost)及防盜等技術,更獲不少大品牌採用。
- Posted July 12, 2018
- 0
-
科企轟政府資助審批官僚
在未夠規模上市前,公司多數會向政府或大學籌措經費。三和生物科技執行主席嚴惠霖卻有不愉快經歷,他理解政府高層有心扶助創科企業,但執行已有的既定程序,「執行者亦與上層想法不協調」,令企業非常為難。
- Posted July 11, 2018
- 0
-
揀生科企勤讀招股書篩走次貨 研新藥夭折率90% 捕捉2.5萬億商機
加州教師退休基金(CalSTRS)旗下規模達200億美元的私募基金,亦曾投資生物科技。CalSTRS投資總監Christopher Ailman承認鮮有成功例子,「每個重大改革中,譬如發明飛機、汽車,先行者並不一定是最後贏家。」
- Posted July 11, 2018
- 0
-
本港28%工作易被AI取代
研究發現,需要複雜管理、社交和照顧他人能力的工種,如教育行政人員、護士、餐廳和酒店經理、首席執行官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風險都低於10%;另一方面,容易受人工智能取代的高風險工種,包括一般秘書、出納員、速遞員、會計師、核數師及法務助理等。
- Posted July 11, 2018
- 0
-
Gobee.bike清盤 勢掀共享單車大整合
Gobee.bike稱將逐步處理,並與政府保持緊密聯繫。該公司回覆本地傳媒時補充說,因已進入清盤程序,目前未決定怎處理大批單車,但強調這些屬公司財產,研究方案有3個,包括出售、循環再造又或是捐贈。
- Posted July 11, 2018
- 0
-
靠ICO集資 56%四個月玩完
美國波士頓學院近日追蹤了2390間初創,他們均以首次代幣發行(ICO)集資,團隊收集了數據計算他們的存活率。若以Twitter平台的發帖紀錄,視之為業務正常運作的指標,研究人員發現調查的初創中,只有44.2%於120日後依然存活。
- Posted July 11, 2018
- 0
-
去年吸金逾46億 衞星初創風投私募熱捧
不少初創主攻衞星技術,例如星際上網、地圖影像等研發。有資料統計,這些科企自2012年起,不論融資額或交易量,都如火箭衝上雲霄。
- Posted July 11, 2018
- 0
最新文章
-
AI大戰|Meta擬建全球最長海底電纜 助支援集團AI計劃
Facebook母公司Meta計劃建造全球最長海底電纜,全長約5萬公里,較地球周長還要長,目標連接美國、印度、南非、巴西等地區,將有助支援Meta的AI計劃。
- February 18, 2025
- 0
-
AI大戰|馬斯克聊天機械人Grok 3亮相 稱性能勝DeepSeek
馬斯克和其xAI團隊人員在美國時間周一晚上網上直播發布Grok 3,並在進行現場示範,期間有逾370萬人次觀看直播。他們指出,Grok 3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功能比Grok2強大一個數量級,在多個基準測試中優於OpenAI的GPT-4o、Anthropic的Claude-3.5、DeepSeek V3和Google旗下Gemini 2.0 Pro。
- February 18, 2025
- 0
-
動物情緒識別|AI馬匹掃臉系統測 痛楚88%準確
自然科學家達爾文(Charles Darwin)在1872年提出,臉部表情是哺乳動物之間一種「共同語言」,能藉此表達自己的感受。人類要了解身邊動物,除了拜託動物傳心師,亦可依賴人工智能(AI)技術。
- February 18, 2025
- 0
-
Perplexity|推新模型 「深度研究」免費用
繼谷歌(Google)、OpenAI推出「深度研究」(Deep Research)服務後,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Perplexity近日亦發布同類工具。跟早前兩企只限收費用戶使用不同,Perplexity免費版用戶每天可使用該功能5次,付費專業版更有500次。
- February 18, 2025
- 0
-
點語成丹青|港首辦成語變畫作AI比賽 120間中小學參與 收逾千作品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發展迅速,本地中小學生亦能善用科技,把AI工具應用在藝術創作上,水準也不遜於大師作品。百年樹人會主辦、軟件港企DigiGear籌辦的《點語成丹青》香港首個生成式AI藝術創作大賽,昨天舉行作品展覽及頒獎典禮。
- February 18, 2025
- 0
-
DeepSeek|據報新增互聯網訊息服務
內地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關聯公司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研究有限公司,近日經營範圍新增互聯網訊息服務,同時發生工商變更。
- February 17, 2025
- 0
-
EzyGreenPak|自家平台監控碳排 助家族工廠轉型
本地初創EzyGreenPak創辦人林惠芳的父親在內地經營製衣廠,除了利用自家工廠生產,連懂得寫程式的弟弟也被「徵召」,幫忙開發綠色數據追蹤平台,用於監控整個生產過程的碳排放。
- February 1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