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雅浦島與區塊鏈交易(車品覺)
區塊鏈是怎麼來的?故事可以從位於太平洋上的雅浦島說起。在很久之前,島上居民以巨大石頭作為重大買賣交易的貨幣,如土地和房屋買賣及嫁娶之用等,這些特殊的石頭稱為「費」,它可能是分散式貨幣或區塊鏈的最早期示例。
- Posted March 27, 2024
- 0
-
透過數據素養提升未來的技能(王依寧)
在當今數據驅動的經濟中,理解和分析數據,透過數據素養使個人能夠在批判性思維和判斷力方面有效地利用數據,重新定義問題並啟發創造力,並運用數據作為語言和數據故事講述,從而提升溝通的能力,對於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來說是關鍵的未來的技能。
- Posted March 27, 2024
- 0
-
STEAM教育需切合生活(鄧淑明博士)
2017年《施政報告》提出「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STEM)教育是推動創科發展的八大方向之一,自此每年都會撥款在中小學加強科普及STEM教育,並於2022年加入藝術(Arts)元素成為STEAM。今年2月公布的《財政預算案》,雖然比以往3年每年向每所小學資助的40萬元減少了10萬元,但仍撥款逾1.3億元資助小學參加「奇趣IT識多啲計劃」,可見政府的重視。
- Posted March 26, 2024
- 0
-
蘋果作業系統大革新(方保僑)
蘋果公司近日宣布了一系列重大變更,這些變更將影響作業系統iOS、網頁瀏覽器Safari及應用程式商店App Store在歐盟地區的運作方式,以符合DMA的要求。變更包括超過600個新的API(應用程式介面)、擴展的應用分析功能、替代瀏覽器引擎的選項,以及處理應用支付和分發iOS應用的新選項。
- Posted March 25, 2024
- 0
-
智能穿戴──健康新助手(林國誠)
智能穿戴設備漸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在個人健康管理方面尤其重要,繼智能手錶及手環後,最新有智能指環。這些設備通過內建的各種傳感器和先進演算法,讓我們隨時隨地掌握身體狀況,採取更科學的生活方式改善健康。目前市面上廣受歡迎的智能手錶及手環功能齊備,包括GPS(全球定位系統)定位、心率監測、睡眠追蹤和運動記錄等,價格介乎幾百元到數千元。部分高端設備更搭載ECG心電圖和血壓監測等專業功能,亦有些智能手錶內建eSIM卡,讓使用者即使運動中仍能保持在線狀態,隨時接收訊息。
- Posted March 22, 2024
- 0
-
為AI賦予面孔和性格(黃岳永)
《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中,最受歡迎的角色毫無疑問是鋼鐵俠Tony Stark。不僅是他具有能打造出「有型有款」戰鬥裝甲的天才頭腦,其獨一無二的人工智能(AI)管家Jarvis,同樣讓觀眾羨慕不已。Tony和Jarvis之間的關係,其實也是人們對AI發展的期望。
- Posted March 22, 2024
- 0
-
微電影走向大銀幕(廖錦興博士)
隨着短片熱潮興起,微電影逐漸受到關注。近年不少團體都舉辦了不同主題的電影創作比賽。科技發展及政府的支援政策,使學界或商界都可利用航拍及手機拍攝出精采的微電影作品。從中受益的不僅是香港廣告業,還有電影業和初創公司等。
- Posted March 21, 2024
- 0
-
天涯社區重啟須引新模式(葉文瀚博士)
天涯社區曾是中國內地最火紅的網絡論壇之一,與香港的高登討論區、美國的Reddit並稱「三大論壇」。然而,隨着時代的變遷,這三大論壇如今都面臨着不同的困境。天涯社區創立於1999年,在2000年代初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當時,天涯社區以其開放、自由的氛圍,吸引了大量網民聚集於此,討論各類話題。在高峰期,天涯社區的註冊用戶數超過2.5億,成為內地最具影響力的網絡社區之一。
- Posted March 20, 2024
- 0
-
蘋果新戰略適應變遷(車品覺)
蘋果公司據報最近取消其電動汽車計劃,並轉向發展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這是一個重大的戰略轉變。蘋果公司的電動汽車項目「泰坦計劃」,曾是其雄心勃勃的嘗試。不過面對市場環境改變,以及內部重估戰略決策後,他們最終選擇退出。話說蘋果汽車團隊目前有近2000名員工,還擁有數百名硬體工程師和車輛設計師。這一決策對內部員工、股東、電動汽車及AI產業都有深遠影響。
- Posted March 20, 2024
- 0
-
在日常工作中發揮數據素養的力量(湛家揚博士)
在一整天接連不斷的會議後,我正前往與扶輪社(Rotary Club)的成員共進晚宴。他們邀請我向他們的成員和朋友分享有關數據素養的見解。儘管感到有些疲憊並且聲音有些沙啞,但當我思考如何有效地向那些不是從事IT行業的朋友傳達數據素養(Data Literacy)的價值時,我的興奮之情不斷增長。
- Posted March 20, 2024
- 0
最新文章
-
港宜及早規劃數據產業(車品覺)
2025年伊始,國家數據局宣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
- February 5, 2025
- 0
-
本地傳媒善用科技創新轉型(方保僑)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舉辦的「傳媒轉型大獎」作為本港具認受性的嘉許傳媒機構獎項,旨在表揚每年在運用科技轉型、以創新方式傳遞新聞和資訊上表現出色的本地媒體機構。
- February 3, 2025
- 0
-
「官產學研」助港轉廢為材(鄧淑明博士)
過去10年,香港人生產的垃圾量持續高企。根據政府資料顯示,香港都市固體廢物的人均每日棄置量,由2013年的1.33公斤,上升至2023年的1.44公斤,較日本及新加坡的0.88公斤高逾六成多。
- January 28, 2025
- 0
-
洛城山火敲響保護生態警鐘(方保僑)
美國洛杉磯及其周邊地區本月初發生山火,摧毀太平洋帕利塞茲(Pacific Palisades)、阿爾塔迪納(Altadena)等多個地區,造成多人死亡,數十萬人被迫撤離,過萬幢建築物被焚毀。
- January 27, 2025
- 0
-
熊貓TV頻道AR免費睇(林國誠)
海洋公園目前擁有6隻大熊貓,包括「樂樂」、「盈盈」及牠們的龍鳳胎寶寶,以及中央政府送贈的「安安」和「可可」。
- January 24, 2025
- 0
-
利用AI打破遺忘曲線(黃岳永)
雖然我們已經踏入人工智能(AI)時代,但筆者在大學上課時仍發現許多學生熱愛手抄筆記。有些同學甚至要求索取老師的PowerPoint教材。然而,這種多年來一直「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否能跟上當今世界的變化?
- January 24, 2025
- 0
-
黑客松:企業創新寶貴源泉(湛家揚博士)
在快速變化的科技世界中,黑客松(Hackathon)已經成為推動創新和創意的強大引擎。不僅初創公司和學生積極參與黑客松,企業也非常熱中於組織黑客松。為什麼黑客松如此吸引人?
- January 2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