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精確管理車流 解救偉業街擠塞(方保僑)
觀塘偉業街與開源道的迴旋處啟用超過60年後,自上星期日起改為十字路口,隨即引發了關於改善交通擠塞的討論。要分析到底迴旋處還是十字路口更有效疏導交通,首先需要了解兩者的設計原理和實際效果。
- Posted September 2, 2024
- 0
-
電腦通訊節滿載驚喜(林國誠)
一連4天的香港電腦通訊節經已圓滿結束,今年的人流量依舊非常多,整個會場擠滿了熱中科技的市民和買家。與往年不同的是,這次展覽不僅有琳琅滿目的電子產品,而且更聚焦於WiFi 7及人工智能(AI)產品。
- Posted August 30, 2024
- 0
-
實現夢想的沙盒管理(黃岳永)
創業過程中,我們通常會有很多想法、研究和產品原型,然後透過不同的模型來測試。在這段Trial and Error過程中,創業者通過體驗、聽取回應與再學習,發展一個全新的概念,這便是創業的雛形。
- Posted August 30, 2024
- 0
-
利用ITMO應對氣候變化(車品覺)
人造衞星遙感技術在監測全球氣候變化和國際合作上,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特別是於支持國際轉移緩解成果(ITMO)機制的施行方面。這種技術的應用,極大提升了遙距監測,以及驗證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和吸收的能力。
- Posted August 28, 2024
- 0
-
讀新聞看經濟(方保僑)
早前長實集團(01113)主席李澤鉅在2024年中期業績分析員會議表示,「我唔敢賭香港市場太差,過去歷史話我哋知,邊個賭香港長期差都錯。」他表示沒有水晶球去預測整體市場,但形容香港經歷過不少經濟周期。
- Posted August 26, 2024
- 0
-
符F5G-A標準6項要求新體驗(林國誠)
歐洲電訊標準化協會(ETSI)在2023年發布的全新國際標準F5G-A(Fifth Generation Fixed Network-Advanced),旨在提升固網寬頻性能,為固網寬頻定義了新標準。
- Posted August 23, 2024
- 0
最新文章
-
港宜及早規劃數據產業(車品覺)
2025年伊始,國家數據局宣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
- February 5, 2025
- 0
-
本地傳媒善用科技創新轉型(方保僑)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舉辦的「傳媒轉型大獎」作為本港具認受性的嘉許傳媒機構獎項,旨在表揚每年在運用科技轉型、以創新方式傳遞新聞和資訊上表現出色的本地媒體機構。
- February 3, 2025
- 0
-
「官產學研」助港轉廢為材(鄧淑明博士)
過去10年,香港人生產的垃圾量持續高企。根據政府資料顯示,香港都市固體廢物的人均每日棄置量,由2013年的1.33公斤,上升至2023年的1.44公斤,較日本及新加坡的0.88公斤高逾六成多。
- January 28, 2025
- 0
-
洛城山火敲響保護生態警鐘(方保僑)
美國洛杉磯及其周邊地區本月初發生山火,摧毀太平洋帕利塞茲(Pacific Palisades)、阿爾塔迪納(Altadena)等多個地區,造成多人死亡,數十萬人被迫撤離,過萬幢建築物被焚毀。
- January 27, 2025
- 0
-
熊貓TV頻道AR免費睇(林國誠)
海洋公園目前擁有6隻大熊貓,包括「樂樂」、「盈盈」及牠們的龍鳳胎寶寶,以及中央政府送贈的「安安」和「可可」。
- January 24, 2025
- 0
-
利用AI打破遺忘曲線(黃岳永)
雖然我們已經踏入人工智能(AI)時代,但筆者在大學上課時仍發現許多學生熱愛手抄筆記。有些同學甚至要求索取老師的PowerPoint教材。然而,這種多年來一直「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否能跟上當今世界的變化?
- January 24, 2025
- 0
-
黑客松:企業創新寶貴源泉(湛家揚博士)
在快速變化的科技世界中,黑客松(Hackathon)已經成為推動創新和創意的強大引擎。不僅初創公司和學生積極參與黑客松,企業也非常熱中於組織黑客松。為什麼黑客松如此吸引人?
- January 2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