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人物專訪 News
-
北上創業屢失敗 三港青:留港更容易贏
北上創業成潮流,88年出生的港人潘解頤、葉浩權和冼力恒,2013年放棄金融界的高薪厚職赴京。「香港工作太穩定,與其每個月等出糧炒股票,不如趁年輕去創業。」他們說。
- Posted May 20, 2015
- 0
-
「眾籌」香港追落後 青年創業夢成真(紀曉風)
至於本港,本地成立的網上群眾集資平台不多,以成立逾兩年的FringeBacker為例,已有200個集資項目申請,總金額近300萬元,藝術文化項目佔較大比例,當中有不少「追夢」故事。
- Posted May 18, 2015
- 0
-
當IG相變品牌分析來源
社交網絡上有8成的相片没有hashtag,要搜索人們如何使用某一品牌有難度,「因此要做出一個工具,讓品牌經理於現在及將來更深入了解其顧客層,好好利用社交媒體」。
- Posted May 12, 2015
- 0
-
一切從興趣出發:高清短片創業賺大錢
現時恒生銀行、城市大學等招聘或宣傳短片,都是出自該公司手筆,從 2008年一間 一人蚊型公司,best video現時已變成逾700萬元營業額、20名員工的中小型企業。
- Posted May 12, 2015
- 0
-
蝴蝶蛻變 五金轉成精品
在1958年,上一代的仇永同創辦聯藝五金製品廠,從事五金零件用品生產。八十年代時期,在一位美國客戶鼓勵之下,轉型製造裝飾品,至九十年代其業務已由五金零件完全轉移至精品代工服務。
- Posted May 11, 2015
- 0
-
香港Startup數目按年增加三成
賈沛年引述投資推廣署在去年做的調查指,27間機構受訪者提供的數據指,包括共同工作空間及孵化器,顯示現時本港有1,065間Startup營運,比2013年增加3成。
- Posted April 24, 2015
- 0
最新文章
-
中大科研|中大研口服配方 紓緩中重度濕疹
腸道微生物可透過血液直接影響皮膚健康。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團隊研發專為兒童及成人濕疹患者設計的微生態組合──SIM03和SIM05,並以微囊鎖活菌技術(Microencapsulation)製成口服配方,聲稱能有效促進益菌在腸道定植。
- February 3, 2025
- 0
-
中大科研|疫下出生嬰過敏率高五成 腸道缺益菌 增患濕疹風險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腸道微生物菌群團隊一項研究發現,疫情期間出生的嬰兒,其過敏症發病率比疫情前出生嬰兒高近五成。
- February 3, 2025
- 0
-
GRWTH|四大學試用AI教授 支援情緒探索興趣
大學教育講求自主學習,師生關係亦隨之轉變。課堂以外的情緒支援,如今可交由人工智能(AI)「教授」代勞。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兼高級顧問(創業)黃岳永領導開發的AI聊天機械人Prof E,現時於本港4間大學的7個學系試用。
- January 27, 2025
- 0
-
GRWTH|家校平台AI蒐數據 港15中小學探用
身為父親的GRWTH副行政總裁黃思偉聯同團隊,開發「AI跨系統正向/多元智能發展平台」(PMI),希望整合系統資料發掘學生潛能。現時共有15間本地學校參與成為GRWTH計劃夥伴,在校內試用PMI平台。
- January 27, 2025
- 0
-
HandsTalk|科大AI譯手語 兩秒變英文
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的多位學生,研發一款即時手語翻譯應用程式HandsTalk,利用電腦視覺技術辨識手語,並結合人工智能(AI)模型補充與整合,約兩秒就能把手語翻譯為英文句子。
- January 13, 2025
- 0
-
力滔有限公司|港入耳式助聽器降噪九成 內置人工智能 不斷提升準確度
本地科企力滔有限公司主力研發微型耳道式助聽器,早前在「2024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奪得「智慧生活大獎」。該企研發的第四代微型耳道式助聽器Savoir by EasyHear,聲稱有效降噪超過九成。
- January 13, 2025
- 0
-
DeepL|看好亞洲 香港屬拓展重點
德國人工智能(AI)機器翻譯供應商DeepL去年中成功以20億美元(約155.6億港元)估值,獲得美國風投Index Ventures領投3億美元(約23.4億港元)。
- January 6,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