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都是窮出來的,餓出來的。如果你有太多錢,可能就沒有創新的動力了。
我覺得互聯網保險做的就是有「溫度」的保險,把保險變成一種正能量,這句話知易行難,但是到底怎麼去做呢?
金融科技這條路為何難行,其中主要原因,由於科技業及銀行業最大的差別就是對於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的想像。
似乎太遲了。免費的時候,所有銀行都免費了;燒錢的時候,其他互聯網銀行早已經在燒了。現在才免費,大部分的用戶已經不需要!
中外藝人的投資大不同,這邊的不外是賣曲奇,開火鍋店;荷里活的影星更傾向改變世界的科技公司。
上門按摩、上門修甲、上門洗狗、上門洗車等,各種O2O模式開始層出不窮。但到了下半年,這些公司大量死亡,到底是什麼回事?
馬雲早前拿出10億元成立「香港青年企業家基金」,另安排每年200名畢業生到阿里實習,對年輕人來說,我的構想有人出錢支持,聽起來是一件超正的事。
截至去年底,中國居民存款餘額高達50萬億元,資產配置和財富管理需求十分強烈,要接觸中國大媽、投資者,微信、微博、視頻內容App is a Must。
一個最普通的中國遊客也能感覺到精細專注的好處,精深之處,可能需要多買幾萬個電飯煲和廁板大家才能體會。
如果我收到一個有雅虎郵箱傳遞過來的電郵,感覺是怪怪的,感覺很老套。
數據素養是解鎖永續發展的關鍵能力。通過理解數據分析的核心邏輯,我們能精準識別社會痛點,例如運用貧困地區的經濟、教育與醫療數據,定位資源缺口,推動針對性扶貧政策;或透過收入與機會的量化分析,揭露結構性不平等,促使制度革新。
中國科技界近期的創新吸引了全球目光。DeepSeek及宇樹科技等初創公司,憑藉突破性的技術及機械人表演,向世界展示了杭州的科技實力。
在人工智能(AI)浪潮下,醫療行業亦要不斷革新,以趕上急速的發展步伐。香港科技大學昨天舉辦「業界交流日」,以AI、生物科技及醫療科研為主題。
阿里(09988)在微信平台提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與阿里雲合作,發布全球首個太陽人工智能(AI)模型「金烏」。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與三藩市分校的研究團隊,已成功開發和優化一種創新的腦機介面技術,讓一位因腦幹中風導致癱瘓、失去語言能力長達18年的女性,藉腦波即時合成語音與文字重新「說話」。
美國數碼營運管理平台PagerDuty發布一項國際調查,在美國、英國、澳洲及日本等國家,今年2月底訪問大約1000名IT及企業高管,所有公司年收入至少5億美元。
眾所周知,創業的成功率非常低,能慶祝開業一周年的不足一成,而可以捱過5年的普遍只得3%,而香港更低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