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廖錦興博士
-
碳緣政治 (廖錦興博士)
自1992年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來,公約致力保護環境。從1997年氣候峰會的《京都議定書》至去年的埃及峰會,期間達成過不少宣言及協議,但落實執行的不多。筆者在本欄曾分享過氣候變化的危機、各國採取的環保政策、科研成果促進減排、碳足跡/碳交易、循環經濟的機遇等,這些都是圍繞着計劃、部署、行動,能否真正應對氣候變化,仍要全球齊心協力。
- Posted October 5, 2023
-
把握數字經濟機遇 (廖錦興博士)
與不同產業領域的朋友聚會時,說起「什麼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大家竟一致認為必定是「數字經濟」。事實上,我們周遭環境和事物都已離不開數字經濟。現時科技趨勢是走向網絡互聯移動化、訊息處理智能化及計算技術量子化。
- Posted September 28, 2023
-
中國未來產業創新領域 (廖錦興博士)
科技發展迅速,其產品已在生活中不可或缺。回顧二十一世紀前,沒有人能想像智能手機的普及。近10年間,電動車和無人機應用相當廣泛,風靡全球的抖音(TikTok)如今亦只是面世6年。科技革命和產業優化,出現新的顛覆性技術,未來產業成為重塑全球創新的重要領域。
- Posted September 21, 2023
-
醫療科技需共同創新 (廖錦興博士)
人口老化對全球各國都是頭痛問題,增加經濟及社會福利負擔,妨礙可持續發展。然而,醫療科技為各國提供轉危為安的機會。美國《福布斯》列出2022年醫療領域技術趨勢,包括遠程醫療、個性化醫療、基因組學和可穿戴設備等。
- Posted September 14, 2023
-
振「氫」經濟 (廖錦興博士)
「當國際媒體逐步以氣候緊急狀態取代氣候變化,反映氣候危機迫在眉睫,你可會接受全球暖化時代已結束,取而代之是全球沸騰?」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就氣候變化向全球發出警告。雖然各國已推出減排措施及政策,但整體仍離不開石油和煤炭等傳統能源。
- Posted September 7, 2023
-
光伏發電的挑戰 (廖錦興博士)
對於珍惜愛護地球的環保人士來說,推動環保是永不休止的,近年電動車的普及發展令人鼓舞。電動車是否完全環保雖有爭議,但比起傳統燃油車已有大進步。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全面行動,推動循環經濟、減排計劃乃至立法皆刻不容緩。在維持人們正常生活環境的同時,發展綠色能源亦至關重要。然而,現行綠色能源面對什麼挑戰?
- Posted August 31, 2023
-
香港流行文化 (廖錦興博士)
「藝術是技巧還是意念?藝術是想像力還是經驗?究竟藝術是受眾的解讀還是作者的意欲?」馬浚偉在香港電台節目《同理.繼續傾》中,提出了這些具啟發性的問題。旅客歡迎。香港藝術館自2019年翻新重開後,迎來第200萬位參觀者。根據康文署資料,在疫後首個「五一黃金周」期間,一天內藝術館錄得8500名入場人次,7月1日更有超過1.6萬人次。
- Posted August 24, 2023
-
企業CSV之路 (廖錦興博士)
現今的商業社會,環保意識和履行社會責任是各界關心的議題。學校、社區、商業機構及政府部門,必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融入運作或課程,甚至奠定為須遵從的原則。尤其是設計、創新和科技企業,除了因為是大勢所趨,這些以新生代為骨幹成員及主要目標客戶的公司明白到,年輕消費者更為重視可持續發展。
- Posted August 17, 2023
-
港式工匠精神 (廖錦興博士)
香港正積極邁向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官產學研已成為創科必備條件。回顧香港製造業曾經的輝煌成就,對經濟和社會民生作出重大貢獻。香港廠商把握內地改革開放的機遇,在八十年代陸續把生產線北移,並受益於歐美對輕工業產品需求激增,形成了「內地加工,香港出口,歐美受惠」的三贏局面。
- Posted August 10, 2023
-
內地醫療設備行業潛力巨 (廖錦興博士)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第二季度及上半年的經濟數據,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速達6.3%,增幅屬兩年來最高。不過,出口貿易仍受地緣政治影響,而青年失業率再創新高。至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月按年增速放緩,由4月的5.6下跌至4.4。新能源汽車和醫療設備行業便頗為正面。
- Posted August 3,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