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廖錦興博士
-
後新常態的供應鏈危與機 (廖錦興博士)
金融界經常以黑天鵝效應(Black Swan Theory)來形容本應極不可能發生,但實際上卻又出現的事件。今年3月,這效應便在航運業上應驗,長榮海運貨櫃船在蘇彝士運河擱淺,使運河癱瘓整整7天。
- Posted July 15, 2021
-
設計達人創業之路 (廖錦興博士)
上月香港知專設計學院舉辦網上講座,由兩位2020年香港青年工業家獎得主分享創業經歷。以獨特產品設計為主要營商模式的初創,其中一個難題是既屬創業者又是產品設計師,應如何拿捏市場價值和產品設計的平衡點?
- Posted July 8, 2021
-
智能手機作業系統「三國鼎立」 (廖錦興博士)
電訊設備商華為中國上周正式發布鴻蒙(HarmonyOS 2)軟件操作系統平台,可望成為繼美國蘋果iOS及Google的安卓(Android)以外全球第三大智能軟件操作系統平台。此消息令智能產品業界議論紛紛。
- Posted June 24, 2021
-
科學方法解開疫苗猶豫 (廖錦興博士)
自新冠疫情爆發後,全球醫療體系受到接連衝擊。各國政府首先趕快研發疫苗,然後爭取足夠疫苗,現在是怎樣提高接種率。然而,有些地區出現有人拚命爭取接種不果,也有人堅決拒絕打針。
- Posted June 10, 2021
-
氫能源汽車的前景 (廖錦興博士)
氫動力燃料電池的出現,讓新能源汽車有了新的發展方向。氫燃料電池汽車是一種真正實現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純淨水,具有無污染、儲量豐富、充能時間短等優勢,但由於氫能車發展還是剛起步,要面對的問題甚多,
- Posted June 3, 2021
-
人工智能與醫療創新 (廖錦興博士)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是人類使它不斷進步,還是前沿科技的引力推動着人類不斷走向科技黑洞?高速發展的科技有時叫人發抖,尤其是人工智能(AI)和先進的機械人,引發科技恐懼(Technophobia)現象。
- Posted May 27, 2021
-
大灣區電競走上國際舞台 (廖錦興博士)
隨着5G技術在內地高速發展、軟件開發市場已趨成熟,加上年輕一代喜好,電競產業勢將大放異彩。放眼大灣區內,最有條件成為電競領頭羊的城市為深圳、廣州和香港。
- Posted May 20, 2021
-
中國「芯」慌與出路 (廖錦興博士)
中國與歐美的全方位角力,令昔日冷戰時期的杯葛、抵制、禁運、斷絕官方和民間交往等手法,以另一種方式重現,當前的博弈焦點是芯片(即晶片)和稀土,惟要在自由市場原則下進行貿易制裁有一定困難,畢竟產業鏈唇齒相依。
- Posted May 13, 2021
-
「雙碳」目標推動綠色經濟 (廖錦興博士)
去年9月在聯合國大會中,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雙碳」目標(即二氧化碳排放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及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並在2021年世界經濟論壇上宣示決心,強調「我們說到做到!」
- Posted May 6, 2021
-
藝術科技打破傳統框框 (廖錦興博士)
二十一世紀講求協作,隨着科技發展迅速,融合藝術與科技的新組合成為了各方新寵兒,藝術科技(Art Tech)這兩年已悄悄地走進倫敦、紐約和首爾的藝術博物館或演藝廳。
- Posted April 21,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