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近日研發一款中藥新複方,聲稱能令小鼠腦內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俗稱腦退化症)主要標記物「β-澱粉樣蛋白」和「過度磷酸化Tau蛋白」沉積的水平降低達三至四成,顯著改善小鼠的認知功能及記憶力,有望用於治療阿兹海默症,研究已在國際科學期刊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上發表。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慢性腦神經退化性疾病,約佔全球所有認知障礙症個案的六至七成,病徵包括腦內「β-澱粉樣蛋白」異常積聚所形成的老年斑,以及「過度磷酸化Tau蛋白」在腦內異常沉積所形成的神經纖維纏結。
腦內沉積物降三成
浸大中醫藥學院副院長及教學科研部教授李敏解釋,這款名為「神經防禦方」的中藥新複方,由著名傳統藥方「黃連解毒湯」及「元胡止痛散」改良而來,前者可治療腦缺血,有清熱解毒之效,團隊發現剔除黃芩後,餘下的藥材成份黃連、黃柏和梔子能降低小鼠腦內的「β-澱粉樣蛋白」水平。
至於用來治療疼痛和神經痛的「元胡止痛散」,其主要成份延胡索能降低小鼠腦內的「過度磷酸化Tau蛋白」水平。其後,浸大團隊針對上述兩款傳統複方的主要有效成份、藥材比例及組成進行改良,再加入丹參、鈎藤兩種中藥開發出新複方。
新複方的研發時間超過5年,現已完成臨床前實驗。實驗組的50隻小鼠在3個月或8個月內,每天分別被餵食低、中、高劑量的新複方,另有40隻小鼠為對照組。結果顯示小鼠服藥後,其「β-澱粉樣蛋白」聚集和「過度磷酸化Tau蛋白」異常沉積的水平,均明顯下降三至四成;服食較高劑量的小鼠,治療效果更明顯。
獲中美批臨時專利
團隊於2018年底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和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申請專利,並在2019年獲批臨時專利。李敏強調,新複方包含的6種中藥均屬常見藥材,但不建議病人自行配藥服用,必須經專業中醫師診理後才能對症下藥;問到新複方何時可進入臨床階段,她指現階段難以預計,因一款中藥新方從研發到正式推出市場,往往要花10至20年以上的時間。
此外,對治療阿茲海默症患者來說,盡早診斷並給予治療亦很重要。針對現有的神經造影技術,浸大去年10月研發嶄新磁力共振掃描(MRI)顯影劑,可實時顯示和探測阿茲海默症主要標記物「β-澱粉樣蛋白」在腦內積聚的大小與數量,為未來作早期診斷、恒常普查及評估藥效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