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者愈強 贏者通吃 (車品覺)
寫了接近兩年的新書《數循環》終於進入評審階段,算是鬆了一口氣。在等候正式出版前,正好可以為新書加入一個前傳,自娛自樂之餘,還可以讓讀者及朋友們對「數循環」概念的建立加深理解。
故事應該從2005年加入eBay開始,當時我是產品經理主管,負責買家任何會接觸到的平台體驗,包括首頁、搜索、類目瀏覽、推薦系統、收銀台、信用評價系統、買家社區和客戶服務中心等。因為這些功能都在線上呈現,所以數據順理成章都能百分之百被收集,亦成為了指導企業決策的依據。
互聯網企業擁有這種先天條件,在企業智能化和數據分析上有着先行的優勢。當然比較容易被忽略的是快速測試的可行性(包括互聯網產品常用的AB test),快速試錯其實是他們的成功要素。舉例子來說,產品經理提出如果把電商商品頁面中的購買按鈕放大10%及改為奪目顏色,此舉有助增加購買轉化率0.2%,5%的用戶測試結果已證實改動有效,尤其是新用戶,因此被接納成為「永久」的設計。在這類企業中,任何功能改動前必須有數據分析的基礎,開發前要有預期的指標效果及監察方法。如要達到這程度,不僅是講究數據開發的技術水平,還必須相信可測則可優化的文化(We improve what can measure)及執行時的紀律。
這個經驗後來對於我在阿里巴巴建立數據平台的時候,影響非常深遠。因為在互聯網時代,產品需求的更替非常頻繁,傳統的商業智能系統很難兼顧企業的分析需求,最典型的情況是產品的表現與業務結果未必能關聯起來作分析,有時更會在產品發布重大修改的2個月後,數據的收集及分析才能完全準備,而這種漏洞並不罕見。
話雖如此,前面說的僅是互聯網企業的一些基本功,並不構成競爭的護城河。不過,當同一個行業,競爭對手都擁有相等的數字化實力,我發覺有兩個明顯的現象會發生:(1)更新換代的速度會更劇烈;(2)強者愈強的優勢變得明顯。這是網絡效應理論中所提出的先行者優勢,也容易造成「贏者通吃」的現象。
更多車品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