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情迷台灣芋酥 港女小店創業

By on April 18, 2020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人言人語

芋頭酥人手製作工序極繁複,市場競爭未算激烈,譚綺敏的小店堅持了年多薄有名氣。(黃俊耀攝)

芋頭酥人手製作工序極繁複,市場競爭未算激烈,譚綺敏的小店堅持了年多薄有名氣。(黃俊耀攝)

台式酥餅是不少港人至愛,鳳梨酥、內層有餡料的蛋卷等,在香港遍地開花, 然而在台灣同樣熱門的芋頭酥,因工序繁複,在香港未見普及;正是這個市場缺口,促使我譚綺敏(Mabel)3年前專誠到台灣拜師,22歲「膽粗粗」創辦自家品牌,期望推廣芋頭這種健康食材,成為大家飲食習慣一部分。

我認同「工字不出頭」,小時眼見很多20、30出頭的哥哥姐姐勞碌營營役役,自己不想將來如此。可是請別誤會,我很欣賞他們努力賺錢養家,只是這種刻板的生活不適合我而已;難得沒太大家庭負擔,何不試試創業?讀中一已抱玩票性質,拿親戚店舖的隱形眼鏡產品返學校推售,中三試過搞網購假髮,算是賺到少少書簿津貼。

自問非讀書材料,中學畢業後去進修化妝,起碼有一技傍身,後來投身該行業,主打為「陪嫁姊妹」和新娘扮靚,但做婚禮十分辛苦,通常天未光就開工,「直踩」至晚上飲宴完結。如是者兩三年下來,身體漸吃不消,心底「創業之火」再度燃起。

Mabel起初借用親戚麵包店營運,前年於荔枝角自設工場。(黃俊耀攝)

Mabel起初借用親戚麵包店營運,前年於荔枝角自設工場。(黃俊耀攝)

至於為何選擇台灣酥餅,且屬較冷門的口味,原因很簡單。我跟很多港人一樣,閒時愛去寶島旅行,有次接觸到當地流行的芋頭酥,聽講原型是潮州皮蛋酥,傳入後台灣人覺得油炸不健康,改用烘焙,結果大受歡迎。

我本身不算愛吃芋頭,甚至有少許敏感,然而做成酥餅後散發獨特香味,且層層酥皮看似花蕾,覺得很特別,回港後決心上網自學,始發現原來做起來易學難精,花了整整6個月,做來做去味道都不合心意,反因不斷試食,身形暴漲20磅。

連發電郵半年 成功拜師學藝

卡在樽頸位,覺得長此下去非辦法,既然有心學,就得要「正宗」的。於是我厚着臉皮為作品拍照,再每日發電郵向台灣知名芋頭酥品牌「阿聰師」的老師傅求教,初時石沉大海,我鍥而不捨連發半年,且每封都洋洋千字,內容各異,終成功打動對方,答應讓我去學藝;後來才知道,一開始他壓根兒沒看我電郵,是徒弟相告有位香港女生想拜師。

喜獲師傅傾囊相授「整餅」秘方,我不打算只是代理角色,照辦煮碗將當地出品帶來香港,正如翻唱歌手周杰倫名曲,也不能盲目模仿其唱腔,否則人家直接聽原唱就成,不會欣賞你。所以回港後我再閉關多月,慢慢調配出降低糖份的芋頭酥,迎合港人口味,品牌叫做「大頭芋」,貪其簡單易記。

Mabel相信只要捱過這段「有點苦」的艱難時期,明天嘗到的必定「更加甜」。(黃俊耀攝)

Mabel相信只要捱過這段「有點苦」的時期,明天嘗到的必定「更加甜」。(黃俊耀攝)

決定創業之初,親友幾乎一面倒反對,質疑我為何放棄穩定化妝工作;試過買焗爐回家練習,不消一會被爸爸打爛,我仍堅持己見,借用親戚麵包店一角默默製作,由網購做起,其後在荃灣租了個小舖位,2018年於荔枝角自設工場。穩步擴充的背後,也試過碰壁,早期因不好意思拒絕客人訂購量而「照單全收」,結果趕不及如期交貨,幸獲體諒,此後學精了,做生意信用最緊要,若真的應付不來會坦誠「say no」。

堅持了年多,小店開始有點名氣,網上逐漸多討論,難免引來他人欲「食勢」分杯羹。惟小小一個芋頭酥,工序極之繁複,且屬人手製作,不像很多糕餅般可以機械化大量生產,故市場競爭未算激烈;然而先後經歷社會運動及新冠肺炎疫情,過去一年,幾乎個個月蝕錢,幸本身性格樂觀,相信只要捱過這段「有點苦」的艱難時期,明天嘗到的必定「更加甜」。

採訪、撰文:許鎮邦

延伸閱讀:

生意陷困境 變招行多步

更多人言人語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