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創投界步入寒冬,資金如潮水般一下子退去。內地天使投資基金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同類企業的估值較早期時已下降三分一,變得更為合理,變相是投資良機,長遠重倉中國未來(Long China),目前瞄準四類投資機會,包括「出海」類、泛機械人、國貨新品牌,以及企業雲化和SaaS(軟件即服務)企業。
內地過去數年高舉創新創業旗幟,大批資金湧入創投界,但浪潮自2018年起逐漸退去,不少「年輕」的創投基金及其投資項目均以倒閉收場。吳世春表示,創投基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扎堆」(類似粵語中「埋堆」的意思),資金紛紛湧向某一類型的獨角獸,導致估值虛高,最明顯的例子便是過往經常出現的「共享企業」。
勿「埋堆」集中某類獨角獸
他續稱,資金還容易受「概念」迷惑,追逐還未被市場驗證過的商業模式,例如是擴增實境(AR)與虛擬實境(VR)相關的穿戴設備。「因為當時資金多,但全世界最可靠的生意模式無非幾種,電商、廣告、遊戲和佣金,而有一些科技概念,其實還未被驗證能賺錢。賺不了錢,估值就會下來。」
舉例而言,谷歌旗下DeepMind所研發的人工智能(AI)AlphaGo於2016年起,以壓倒性姿態橫掃人類圍棋高手,同時把AI投資熱潮推上高峰,吳世春笑言,一開始投資者會覺得概念非常好,「當時所有AI概念都吹得很厲害!但AI必須跟真正產品落地,才能賺到錢,AI不是一個獨立的東西。」
現時內地創投熱潮一下子由夏天換季到冬天,不少初創企業更為融資而煩惱,何時回復昔日光輝成為眾人心中的問號。吳世春認為,創投界歷經一年來的低谷,已可斷言見底,只是未知何時結束。「周期肯定有起有伏,沒有永遠的泡沫期及繁榮期,會有一些不合格的投資人,慢慢退出市場,優秀合格的將堅守投資。」
國貨新品牌 年輕人追捧
他帶領的梅花創投亦繼續於市場上尋寶,例如是「出海」類企業,即把中國過去數年驗證成功的商業模式,搬到海外應用的企業,「分不同階段,先是遊戲、工具類、之後是內容類及服務類的企業」;至於無人車、無人機及工業機械人等泛機械人亦是其投資之列,認為未來機械人替代人類工作屬大勢所趨。此外,他亦吼準一些國貨新品牌,例如兩輪電動車企業牛電科技、新白酒品牌小牛酒等,前者已於2018年在美國掛牌。「他們用新技術、新營銷方式和新供應鏈,把產品重做一遍,現在90後、00後不看傳統媒體,也沒有崇洋媚外觀念,認為國產新品牌好,就買國產。」
最後一種他看好的就是企業雲化和SaaS企業,認為內地企業將更多採用SaaS提高效率。這類企業在海外多如繁星,例如是美國工作間通訊平台Slack等,「內地不多,但這就是投資機會。」
梅花創投由吳世春於2014年成立,目前管理約30億元人民幣基金,專注初創企業早期和成長期投資,迄今投資超過300家企業,包括美國上市的內地網上借貸集團趣店、去年底掛牌的赤子城(09911)等。
採訪、撰文:張浚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