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分析店面人流增生意 (Dayta AI 屠厚鈞)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本港經濟前景轉差,8月零售業銷貨價值較去年同期勁瀉23%,跌幅是有紀錄以來最慘烈,在此時勢之下,商戶如何突圍而出?今次《信報》StartUpBeat請來Dayta AI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屠厚鈞,分享怎樣藉人工智能(AI)提升店舖生意額。
主持:(朱)朱美俞《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屠)屠厚鈞Dayta AI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朱: 可否簡單講解一下產品和服務?
屠: Dayta AI於2018年5月正式成立,現專注AI技術,讓商戶把店內CCTV影片串流(Steam)傳至旗下雲端系統Cyclops,再通過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等系統識別演算法,即時分析多項數據,包括:人流分布、顧客類型、消費行為及情緒等,令零售商更有效掌握分店的關鍵績效指標(KPI)、店員與客人的互動(Engagement)等,協助改善營銷策略,提高生意額。
朱: 坊間已有同類型企業,你認為Dayta AI有何競爭優勢?
屠: 據知坊間AI服務供應商一般要求店舖先清拆原有裝置,須重新安裝鏡頭、傳感器等設備,過程需時約兩周,期間無法如常營業。至於我們的客戶,只要店內可上網且鏡頭齊全,再把相關CCTV片段授權串流至Cyclops,大約只花5分鐘,即可享用「智能店舖」(Smart Retail)服務。一般店舖每月只須繳付2000元左右,便可訂購服務,能彈性控制營運成本。
免安裝設備 毋須停業
以泰國時裝品牌為例,客戶把兩家分店的CCTV影像授權傳至Dayta AI後,我們團隊毋須飛往泰國,即能在港提供服務。通過熱圖(Heat Map)分析人流分布,發現兩家分店中,A店生意額正常,其客人隨意閒逛,人流覆蓋店舖80%範圍;另一間B店的人流則集中於門口和收銀處,八成店面範圍未被覆蓋。
最終客戶因而察覺,B店店主在門口放置了大量減價衣物,冀藉此刺激銷售額,卻適得其反。該公司遂快速重整銷售策略,並把旗下100家分店授權予Dayta AI管理,以獲悉各店的實際數據。
朱: 在獲取客源及招聘科技人才方面,你們有何策略?
進駐科技園 拓展東南亞
屠: 坦白說,公司團隊為學生班底,自問商業人脈不強。最初業務受惠於一名天使投資者,團隊藉其人脈獲得首批客源。此外,我們成立不足3個月已進駐香港科技園,通過有關機構得到另一批關鍵客戶;再加上有幸成為首批「香港人工智能實驗室」(HKAI Lab)的培育公司,業務得以擴展至東南亞市場。
至於聘請科技人才方面,現有17名開發人員(Developer),當中七八成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因我們跟科大關係密切,常透過招聘會等即場物色科技人才,而其他人才,就來自香港大學等本地學府。
作為初創,我們把員工視為拍檔(Teammate), 即使負責編程的員工,亦期望他們參與公司業務,大家共同進退,達致多方面成長。
嚴守私隱例 不儲存人臉
朱: 現時人臉辨識(Facial Recognition)技術備受爭議,公司如何保障客人私隱安全?
屠: 訓練AI須依賴龐大數據量,公司系統內七成數據量是從開源數據庫獲得,包括不同大學的研究等;其餘三成就來自團隊自家測試,合共數百萬個臉孔數據,包含歐美、東南亞、中港台、日韓等臉孔,全經合法途徑授權取得。
現時平台主要把客戶的CCTV片段串流至旗下雲端系統,經自家AI技術作運算。目前AI系統能夠偵測並分析店舖各項數據,譬如人流位置、逗留時間、性別、年齡層和表情等,準確度已達90%。
我們亦向客戶承諾,只記錄AI分析得出的數據,如一小時內有500位男顧客,300位女客人,或在某處逗留15分鐘等資料,但不會儲存任何含人臉的影片或擷圖,同時,系統會自動把人臉模糊化,並不作任何臉孔配對。
團隊確保業務符合本港私隱條例,甚至歐盟《通用數據保障條例》(GDPR)的要求。即使日後跟投資者接洽,我們亦期望對方,若決定注資Dayta AI,就代表其理念及宗旨跟團隊一致,尊重公司對私隱的取態。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 English Version ]
HK-based AI startup aims to help businesses boost sales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裝備自己迎接AI革命(黃岳永)
2024年即將結束,每年這個時候媒體都會作出回顧和展望。作為一名老師,筆者每到這個時候都會坐下來,靜心思考和反省,尤其在當今急速變化的時代,我們需要做的不僅是適應科技發展帶來的變化,還需要堅守我們的初心,以及人之所以為人的最珍貴特質。
- Posted December 27, 2024
- 0
-
地磁北極位移|地磁模型更新 加國移向西伯利亞
由於地球外核的複雜運動,地球磁場每天都在改變,地磁北極每年可移動數十公里,有必要五年更新一次資料。美國國家環境資訊中心(NCEI)、英國地質調查局(BGS)公布最新版「全球地磁模型」(WMM),可見地磁北極從加拿大,進一步轉向西伯利亞。
- Posted December 27, 2024
- 0
-
2024科技總結與展望(林國誠)
2024年是科技發展史上關鍵一年,人工智能(AI)真正普及,成為眾多行業的核心驅動力。從日常生活到商業運作,AI應用範圍和深度都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一年,各類AI工具大量湧現,無論是用於影像、文本生成,還是複雜的數據分析和預測,這些工具都大幅提升了生產力。
- Posted December 27, 2024
- 0
-
融資消息|xAI獲C輪融資 估值升至3510億
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旗下人工智能公司xAI,獲C輪融資60億美元(約468億港元),主要投資者包括Andreessen Horowitz、BlackRock、Fidelity、Lightspeed、MGX、摩根士丹利、OIA、QIA、紅杉資本、Valor Equity Partners、Vy Capital,輝達(Nvidia)、超微半導體(AMD)等。
- Posted December 27, 2024
- 0
-
防爆底盤|寧德推「磐石底盤」 高速撞擊防爆炸
電動車在高速公路飛馳,一旦遇上失控或撞擊,車身電池隨時爆炸起火。內地新能源科技公司寧德時代(300750.SZ)推出「磐石底盤」,整合電池於底盤吸收85%撞擊力,號稱全球首款安全電池平台。
- Posted December 27, 2024
- 0
-
拯救「大牛龜」|索尼「大牛龜」電視 美日網友跨國拯救
俗稱「大牛龜」的顯像管(CRT)電視機,近年幾近絕跡,部分型號如神話般稀有。美國一名復古機迷Shank Mods無意中,在大阪一間即將拆卸的蕎麥麵餐廳,發現索尼43吋KX-45ED1型號(又名PVM-4300),據稱為全球最大的CRT顯示器。
- Posted December 27, 2024
- 0
-
禁華為累事?|英網絡可靠性G7中包尾 禁用華為5G 建網受阻累事
研究顯示,英國流動網絡用戶在2024年的平均體驗,於七大工業國(G7)排名「包尾」。英國《金融時報》指,當地5G建網進度嚴重受阻,除了產業投資不足,電訊塔規劃延遲之外,部分原因跟當地禁用華為5G設備及服務有關。
- Posted December 27, 202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