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什麼是Continuous A/B Testing?︰「Be Water」的真正哲學 (沈旭暉)

By on August 23, 2019

本文作者沈旭暉為《信報》主筆(國際),為《信報》撰寫專欄「平行時空」,此為節錄版本,原文請按此

從數據及決策研究而言,Be Water的意義,在於同時肯定不同示威之間的獨立性及連貫性。(何澤攝)

從數據及決策研究而言,Be Water的意義,在於同時肯定不同示威之間的獨立性及連貫性。(何澤攝)

連日分享了不少朋友對修訂《逃犯條例》引起群眾運動的大數據研究,反映近年數據民間化、學術多樣化,本來的小圈子研究氛圍開始慢慢改變,同時亦改變了新一代面對問題及決策方式。

根據傳統決策統計學模型,要決定一個行為(無論是改變版面的按鈕、或是行動升級)有效還是無效,往往是透過A/B測試(A/B Testing)來處理。所謂的A/B 測試,就是透過隨機將實驗者導入兩個不同的設計環境A和B(多數A是原來的設計,B是加入了新行為的設計),然後比較他們面對設計環境的不同反應,從而了解新設計是否有效改變實驗者的行為。這樣的思考模式被上一代社會科學研究視為金科玉律,因此不論是做民調研究,或是考慮政策選項,整個研究的設計,都在於尋找足夠的數據,處理好整套統計模型後,然後比較得出p-value跟alpha,p-value小於alpha,就代表這行為是統計學上有意義的。然後,負責決策的人會認為因為結果在統計學上有意義,放大這個行為在整個設計上有(或無)實際意義,從而決定某些行為是有用,還是無用。

冷氣軍師與示威者情景不同

帶來這個統計學思考,只是為了指出研究設計不同,決策環境差異,甚至如何定義「一個事件」,足以影響我們決定哪些行為是「有用」,哪些行為是「沒有用」。正如史丹福大學學者Ramesh Johari指出,以往的決策環境是「預先設計」,即我們會知道整個「實驗」的前設、執行方法、期望的參與人數等,而這個實驗是一個社會事件。

但現實生活是,我們不可能預期所有事情都如上天安排美好,可以完美執行預先設定的實驗環境;改變行為、引進新設定的成本甚高,因此要中止實驗,以轉換行為及設定,先要理解轉換本身有沒有真正的意義。否則假如轉換後,我們可能要面對高達三成的Type I error,那為什麼要轉換新策略?

套用此刻香港,運動一句常見口號是「Be Water」,既是借用武者李小龍的名言,也是勸導示威者要「流動」。從數據及決策研究而言,Be Water的意義,在於同時肯定不同示威之間的獨立性及連貫性,因此維持「和理非」還是變陣「勇武」,「勇武」升級還是不升級的決定,示威者跟「冷氣軍師」所面對的情景根本不同。

修訂風波自打響了「勇武」第一次後,前線示威者每次行動都要衡量有效成果。(何澤攝)

修訂風波自打響了「勇武」第一次後,前線示威者每次行動都要衡量有效成果。(何澤攝)

「冷氣軍師」面對的,是以整場《逃犯條例》修訂風波終局,作為單一社會事件去思考,從而去判定「和理非」與「勇武」、或是「勇武」升級,更能促成達至「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的終局,因此對於他們來說,「民意逆轉」是判斷行為有效與否的準則之一。而「衡量」民意逆轉,就是以一個單一A/B testing的方面,思考「勇武」行為對民意的影響。

然而,對前線示威者而言,《逃犯條例》修訂風波自打響了「勇武」第一次後,他們在每一次示威,都要問相同問題︰維持既定策略還是改變策略,更有效得到成果?思考及衡量標準既是「每次示威」計算,也是與之前的示威所得出的「結果」合流。

因此,除非出現很大的期望落差,例如「佔領機場」及「堵塞港鐵」,否則維持既定策略的「見步行步」方針,不一定是「錯誤決定」,這就是continuous A/B testing。而正如上周另一文章談及,新世代特別擅長這種決策模式,和生長在android世代、習慣一切皆可以輕易變改,關係密不可分。

離地溝通平台可找出真相?

特別是當民意真的如流水,示威者感受到民意變化為常態,單一的下跌不足以影響整個民意大局,維持既定策略的最大好處——減少改變策略的成本,就成為合理化決策的另一個主要因素。而假如「冷氣軍師」跟前線示威者的決策環境已存有如此大的差異,從而得出對運動方向及策略得出不同思考及結論,連走上前線直接面對示威者勇氣也沒有的溝通平台,如何得出運動真相,更是另一回事了。

「冷氣軍師」跟前線示威者所面對的情景根本不同,如何得出運動真相?(何澤攝)

「冷氣軍師」跟前線示威者所面對的情景根本不同,如何得出運動真相?(何澤攝)

(編者按:沈旭暉著作《平行時空2 – 解構本土主義崛起的世界》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更多沈旭暉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