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AI分析廣告效益 (AnyMind Group 錢鵬)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羅兵咸永道(PwC)最新報告預期,本港數碼廣告收入增長強勁, 2023年將佔據整體市場的38.3%。近年不少企業品牌均加大資源投放於數碼營銷,特別是社交平台;更以人工智能(AI)多角度檢討網民反應。《信報》StartupBeat請來AnyMind Group(下稱AnyMind)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錢鵬,探討如何以AI精準分析廣告。
主持:朱美俞《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錢鵬 AnyMind Group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
朱: 為何有志成立廣告初創?其後又如何跟AnyMind促成合作?
錢: 我父親是企業家,但本人屬「穩陣派」,若沒有把握未必選擇做初創,故之前一直在大企業打工。時至40歲,我累積一定經驗、技術、知識及人脈後,眼見時機成熟,於是在2013年7月,創辦Acqua Media廣告初創。
去年8月公司成立5周年,當時我與團隊有「退場」(Exit)共識。適逢當年參與新加坡大型會議,機緣巧合下認識AnyMind的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十河宏輔。AnyMind擅長網紅(KOL)及社交平台營銷;至於Acqua Media的強項則在於程式購買(Programmatic Buying),兩者剛好互補不足。大家之前亦有留意對方,傾談下發現理念契合,於是促成收購合併(M&A)事宜。
計算網民參與度防作弊
朱:可否講解你們現時的產品及服務?
錢: 作為AI廣告科技公司,AnyMind主要涉獵網上廣告,例如社交媒體和數碼營銷項目;透過子公司CastingAsia致力運用AI分析技術,把網紅與廣告品牌串連,以提升影響力行銷(Influence Marketing)的廣告效益,使客戶獲得較高投資回報。
傳統做法或以網紅外貌、帖文內容作篩選,惟公司旗下AI系統,通過分析網民參與度(Engagement),例如用戶回應、行為反應等,作多角度研究及比較。此舉既掌握網紅影響力,亦可知道期間有否作弊,保障公司及旗下客戶。
程式購買方面,私人購買市場(Private Market Place, PMP)為公司關注重點。跟傳統直銷(Direct Selling)廣告的最大分別,在於前者透過針對性銷售,讓廣告客戶獲取較高控制權,例如掌控廣告於何地出現、觀眾類型等。
自加盟AnyMind後,Acqua Media在本港擁有約150間廣告發行商;發行商愈多,買方就愈容易在PMP購得較可靠的廣告位置,獲取更大投資效益。
大灣區滙聚創意人才
朱:你身為AnyMind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將如何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優勢?
錢: 自從加盟AnyMind後,我不論職位、身份及工作、公司市場定位皆有所轉變,現時主要負責中港台業務發展。
有別於大灣區城市,內地其他關鍵市場,例如上海是傳統廣告中介雲集地,讓初創較易賺取較大金額的傳統資金(Old Money);而北京則為科技發展基地,有不少應用程式(App)開發及技術人員。若初創需要國家資源配套,如聯繫政府機構及組織等,進駐北京為發展關鍵。
我認為,跟上海和北京等地方不同,大灣區稱得上為「金礦」,這裏滙聚了創意產業及人才,初創可於短短兩個月時間,建構出獨特商業模式或產品。AnyMind將善用本港地理優勢,聯繫大灣區內的網紅及內容創作者,以便日後跟不同合作品牌配搭。若然我們提供更具廣告效益、更多元化內容,再增強旗下的AI分析技術,就能帶來更高投資回報。
東南亞追夢成本較低
朱:那麼就拓展海外市場而言,你們有何策略?
錢: 各國皆有強弱項,針對各地市場特色,我們提供的服務、解決方案,以至進軍當地的策略都有所不同。以澳洲為例,當地擁有來自英美先進科技,惟人才成本較高。對於開發及分析工序,外國人盡可能自己跟進,較少把手上工序外判予海外供應商。
至於東南亞地區如越南和泰國等,就好比2000年的美國矽谷。當地發展迅速,群眾渴求創新事物,願意加入初創。由於有大量人口,能以較相宜的工資讓企業實現夢想。從投資角度看,東南亞為福地,亦可跟其他地區協調,達到更好的回報。
註: 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DeepSeek|分析料DeepSeek硬件投資39億
中國人工智能(AI)大模型公司DeepSeek,以僅約560萬美元(約4368萬港元)及使用2048夥輝達(Nvidia)「H800」繪圖處理器(GPU),推出的新模型DeepSeek-R1,成本遠低美國科技巨擘,震驚全球市場。
- Posted February 3, 2025
- 0
-
本地傳媒善用科技創新轉型(方保僑)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舉辦的「傳媒轉型大獎」作為本港具認受性的嘉許傳媒機構獎項,旨在表揚每年在運用科技轉型、以創新方式傳遞新聞和資訊上表現出色的本地媒體機構。
- Posted February 3, 2025
- 0
-
中大科研|中大研口服配方 紓緩中重度濕疹
腸道微生物可透過血液直接影響皮膚健康。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團隊研發專為兒童及成人濕疹患者設計的微生態組合──SIM03和SIM05,並以微囊鎖活菌技術(Microencapsulation)製成口服配方,聲稱能有效促進益菌在腸道定植。
- Posted February 3, 2025
- 0
-
中大科研|疫下出生嬰過敏率高五成 腸道缺益菌 增患濕疹風險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腸道微生物菌群團隊一項研究發現,疫情期間出生的嬰兒,其過敏症發病率比疫情前出生嬰兒高近五成。
- Posted February 3, 2025
- 0
-
DeepSeek|阿爾特曼:DeepSeek令人印象深刻 OpenAI將推更好模型
低成本的內地人工智能(AI)大模型DeepSeek爆紅,競爭對手ChatGPT開發商OpenAI創辦人阿爾特曼(Sam Altman)表示,DeepSeek-R1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的模型,尤其是考慮到它的價格。
- Posted January 28, 2025
- 0
-
DeepSeek橫空登場 料中美AI領域對等
低成本的內地人工智能(AI)大模型DeepSeek橫空登場,觸發市場對環球科技股估值過高的憂慮,重創全球AI股;有分析指出,市場反應過度,主要是由於目前的估值過高,亦有意見認為中國和美國在AI領域處於更加對等的地位。
- Posted January 28, 2025
- 0
-
「官產學研」助港轉廢為材(鄧淑明博士)
過去10年,香港人生產的垃圾量持續高企。根據政府資料顯示,香港都市固體廢物的人均每日棄置量,由2013年的1.33公斤,上升至2023年的1.44公斤,較日本及新加坡的0.88公斤高逾六成多。
- Posted January 28,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