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尖子發起眾籌 改善緬甸鄉村基建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緬甸近年經歷連串政經改革,當地已成為外商投資、設廠的熱點,大城市例如仰光、奈比都一片車水馬龍景象,奈何當地較偏遠地方的道路、供水等基建設施亟待改善。英國劍橋哲學碩士(MPhil)畢業生陳柏衡有見及此,跟拍檔成立初創MM Community,以類似眾籌的方式為地方項目集資,目前成功籌款項目已有4個。
陳柏衡解釋,緬甸過往由軍政府統治逾半世紀,即使一個小型社區項目,也要由中央政府官員拍板方能成事。由於過程需時經年,某些基礎設施須緊急興建或維修,當地村民只好自費完成工程,「可是這不make sense,因為公共基建應該用公帑。要村民夾錢,等於Informal Taxation(非正式稅收)。再者,較有錢的村民雖付多一點,算上比例後卻可能變成累退稅,這會否剝削最窮的那一群人?」
緬甸走向開放,眾多範疇均須投放資源改善,偏遠地區人民的需要,難免被置於較後位置。陳柏衡坦言,中央政府未必清楚偏遠村民的訴求,「最怕是修建了跟當地人(需要)無關的東西」。
他創立的MM Community透過跟地區政府合作,以鄉村或地區作試點,探討由地區決定如何運用政府預算、賦權地方政府和人民的可能性。方法跟非正式稅收相似,但是來自村民的眾籌款項,會視為向中央政府提供兩年期無息國債,將來經由政府撥款償還;換言之,在賬面上沒有花村民分毫。
完成優化水塘等4項目
目前已完成眾籌的4個試行項目,其實是靠另外一些國外捐款,率先向村民償還款項。陳柏衡形容,他要跟省議員、省長、規劃部門、中央銀行等不同單位緊密合作,期望得到他們的支持和協助,為將來跟中央政府和國會等商討時儲備力量。
第一個眾籌項目是為一個村落改善水塘設施,那兒大約住了4000名居民。陳柏衡指出,該村落附近沒有河流,又因地理問題無法開鑿水井,只能靠村內幾個小型水塘在雨季儲水。項目分兩階段,已完成眾籌的第一階段,首先改善水塘的圍欄,阻隔動物、雜物等污染水源;未來第二階段,將為村落興建更多水塘。
其他試行項目還包括興建3所小學圖書館、在仰光繁忙街道興建街燈,以及在一個由大水氹填平而成的公共空間,設置長者專用的活動設施。
大工程須靠外援支持
陳柏衡透露,當地人對眾籌反應相當踴躍,水塘項目僅用了4小時就達標,村民在社區會堂以現金,或一些類似支付寶的當地手機應用程式付款。當眾籌完成,最快兩星期設施就可正式啟用,「由於是小型項目,不少村民出完錢再出力,很快就完成工程。不過要看季節而定,例如雨季容易水浸,就盡量不做涉及電工的項目。」
眾籌金額主要考慮物料成本、運輸費用等而決定,以改善兩個水塘的衞生設施計,200萬緬甸幣眾籌金額以當時滙率換算,相當於一萬港元;興建一個游泳池大小的小型水塘,成本僅相當於數千港元,「數萬元已可以建一條能夠行車的橋」。
將來當工程項目規模愈來愈大,便需要招標,屆時眾籌金額或須考慮招標結果決定。他補充,個別較窮的村落,基建成本未必可100%由村民眾籌募集,其他款項可來自外國或者緬甸國內相對富庶地區(例如仰光市)的捐款者。
擬收集數據訂基建計劃
完成4個試行項目後,平台目前未有新的眾籌項目,陳柏衡計劃夥拍牛津大學,跟仰光省政府商討60個項目,在不同村落測試執行模式。他直言,目前是由省議員聯絡各村村長,向村民查詢想修建哪些基礎設施,「但村長不一定完全知道村發生什麼事,更不能代表全村上下。」他期望往後可透過數碼平台,例如網頁、手機App等,讓村民表達意見,再整合數據,「長遠可協助政府做更合宜的Infrastructure Plan」。
採訪、撰文:陳子健
延伸閱讀:
大膽向官員敲門 獲政客接見教路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決策者慎防勝利沖昏頭腦(車品覺)
「熱手效應」(Hot-hand Effect)來自1985年美國心理學家吉洛維奇(Thomas Gilovich)的研究,他們分析了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球員連續成功投籃的數據,所謂「熱手」更多是觀察者一種認知偏見的現象。
- Posted November 27, 2024
- 0
-
房地產科技|MTR Lab加盟城越拓地產科技
中國專注房地產科技(PropTech)創新的企業聯盟城越UrbanLab昨天宣布,港鐵(00066)全資子公司MTR Lab正式加盟為新成員,雙方將攜手在綠色創新、智慧城市等深度合作。
- Posted November 27, 2024
- 0
-
念力操控|Neuralink新試驗 念力控制機械臂
億萬富豪馬斯克旗下神經科技公司Neuralink,周二獲准啟動新可行性研究,透過N1植入物及腦機介面,讓志願者以念力控制機械臂。Neuralink發文形容,此舉不僅恢復數碼自由,亦是恢復人身自由重要第一步。
- Posted November 27, 2024
- 0
-
AI工具|美八成年輕領袖 上班採用AI工具
任何流行的辦公室技術往往吸引年輕人搶先使用。生產力應用程式Google Workspace委託哈里斯民意調查機構,訪問美國1005名年齡介乎22至39歲、主要為領導層的全職工作者,以探討其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使用情況。
- Posted November 27, 2024
- 0
-
AI耶穌|瑞士教堂辦告解 已跟千人互動
位於瑞士琉森的彼得禮拜堂(Peter's Chapel),今年8月起破天荒在告解室引進實驗性質的藝術裝置Deus in Machina,並於今天(27日)分享專案成果。這位「人工智能(AI)耶穌」以桌面電腦運算,在熒幕呈現數碼臉孔。
- Posted November 27, 2024
- 0
-
AI機械人高峰會|人形機械人齊集香江較勁 生產力局開峰會 推動技術落地
香港生產力局昨天在港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高峰會2024」,探討先進製造、新能源、生命健康科技、大語言模型等前沿科技發展及應用,現場亦展示各款前沿人形機械人。
- Posted November 27, 2024
- 0
-
晶片大戰|小米據報自主設計晶片 料明年量產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道,小米正為其即將推出的智能手機準備一款自主設計的移動晶片,以減少對外國供應商聯發科(MediaTek)和高通(Qualcomm)的依賴,該晶片預計2025年開始量產。
- Posted November 26, 202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