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能否思考? (占飛)
看過電影《解碼遊戲》,相信都知道「圖靈測試」是什麼一回事。測試者獨自一人用電腦跟對方文字交談。交談的對象在另一個房間內,其一是真人,另一是電腦,即現稱聊天機械人(Chatbot)。圖靈旨在測試:經過一段長時間的交談,測試者能否分辨出誰是真人、誰是機械人。
英國電腦科學家阿倫圖靈(Alan Turing)在1950年的〈論計算機器與智力〉(On 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論文中試圖解答一個問題:「機器能否思考?」當時,還未有計算機或電腦這個名稱,圖靈只能稱之為計算機器。圖靈認為:假若測試者分辨不出跟他文字交談的是真人或電腦,那便等於:機器會思考。
假若圖靈今天仍在世,恐怕他不會那麼輕易就承認機器會思考。人類的思考是相當複雜的,計算是思考,邏輯思維和推理也是思考,歸納事物的模式亦是思考,今時今日的電腦肯定可作上述三類思考。電腦下棋可以擊敗棋王,因精於計算和邏輯思維。電腦可以處理龐大的數據,從中歸納出模式,是人類無法企及的。
圖靈測試
電腦的計算能力遠遠在人類之上,而且人類會犯錯,電腦不會出錯。正如心理學家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及其他認知科學家指出:人類有許多預設(Default)的認知方式(包括偏差),電腦沒有人類的認知偏差,純按「理性選擇理論」(Rational Choice Theory)去「思考」。
問題是,人類的決定或行動往往不是「理性選擇」,電腦便難以準確地預測到人類的行為。
另一方面,人類會聯想,電腦是不會像牛頓般見蘋果跌下而聯想到萬有引力的。人類有直覺,有「第六感」,電腦沒有直覺,那聯想和直覺算不算思考呢?人類有「常識」(Common Sense),電腦肯定沒有,而「常識」不只範圍寬、廣且模糊,並隨時代而變,難以界定。有時候,罵人沒有「常識」,要詳細解釋被罵者怎樣沒有「常識」,未必做得到。比如色情,人可以憑「常識」分別出,但要程式員「教懂」電腦分辨何謂色情,恐怕會無功而回。「面孔辨認」的軟件可以認人(暫時仍不是100%準確),但難以辨認到人的內心情緒。人卻一眼看出他人──尤其是親人、朋友及相識──的喜怒哀樂。
「圖靈測試」不只用以解答「機器能否思考」的問題,還幫助電腦科學家設計能夠思考的電腦。現時,許多電腦科學家專注於設計類似人的電腦,以及受人類接受和歡迎的電腦,皆是為了迎合商業的需要。電腦像人,消費者才願意使用,不致排斥抗拒。孤單寂寞人,電腦能跟他/她愉快交談,他/她才會買聊天機械人,否則何不養一頭狗或貓?
許多人不喜歡跟電腦下棋或玩博弈遊戲,正因電腦下棋太快,你費煞思量,剛下了一步棋,電腦不用半秒立即回應,你立即要花腦筋想下一步,毫無時間「回氣」。跟真人下棋,對方總要思考一下才回應,此時你大可「回氣」。你下了一步妙着,令對手皺眉苦思,這正是下棋最大的樂趣。跟電腦下棋,便難有同樣的滿足。
「圖靈測試」另一個貢獻就是,產生「反轉圖靈測試」(Reverse Turing Test)。前者純測試人,後者既可以測試人,也可以測試電腦能否分辨出真人和電腦。測試方式不變。程式員和駭客最喜歡玩這個測試。
去人性化
美國賓州維拿諾華大學(Villanova University)法學教授費烈曼(Brett Frischmann)和紐約洛車士打科技中心的哲學講師施令格(Evan Selinger)在合著的《重建人性》(Re-Engineering Humanity)一書中表示:「反轉圖靈測試」比原來的「圖靈測試」更重要,事關現時有不少批評數碼科技溫水煮蛙的「去人性化」(Dehumanizing)。
所謂「去人性化」意思是:隨着社會和生活環境愈來愈多使用數碼科技,生產和工作已愈來愈機械化和數碼化,一般人教育、娛樂、溝通……為了適應數碼科技,愈來愈失去「人性」的特質,現代人愈來愈像副機器。可是,至今並沒有任何科學的標準可以測量「去人性化」。
費烈曼提出以「反轉圖靈測試」量度人類交談和溝通,和電腦的分別是否愈來愈小。差別愈小,即表示「去人性化」程度愈高。事實上,今天有不少人已經不像人,而像副機器。
更多占飛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裝備自己迎接AI革命(黃岳永)
2024年即將結束,每年這個時候媒體都會作出回顧和展望。作為一名老師,筆者每到這個時候都會坐下來,靜心思考和反省,尤其在當今急速變化的時代,我們需要做的不僅是適應科技發展帶來的變化,還需要堅守我們的初心,以及人之所以為人的最珍貴特質。
- Posted December 27, 2024
- 0
-
地磁北極位移|地磁模型更新 加國移向西伯利亞
由於地球外核的複雜運動,地球磁場每天都在改變,地磁北極每年可移動數十公里,有必要五年更新一次資料。美國國家環境資訊中心(NCEI)、英國地質調查局(BGS)公布最新版「全球地磁模型」(WMM),可見地磁北極從加拿大,進一步轉向西伯利亞。
- Posted December 27, 2024
- 0
-
2024科技總結與展望(林國誠)
2024年是科技發展史上關鍵一年,人工智能(AI)真正普及,成為眾多行業的核心驅動力。從日常生活到商業運作,AI應用範圍和深度都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一年,各類AI工具大量湧現,無論是用於影像、文本生成,還是複雜的數據分析和預測,這些工具都大幅提升了生產力。
- Posted December 27, 2024
- 0
-
融資消息|xAI獲C輪融資 估值升至3510億
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旗下人工智能公司xAI,獲C輪融資60億美元(約468億港元),主要投資者包括Andreessen Horowitz、BlackRock、Fidelity、Lightspeed、MGX、摩根士丹利、OIA、QIA、紅杉資本、Valor Equity Partners、Vy Capital,輝達(Nvidia)、超微半導體(AMD)等。
- Posted December 27, 2024
- 0
-
防爆底盤|寧德推「磐石底盤」 高速撞擊防爆炸
電動車在高速公路飛馳,一旦遇上失控或撞擊,車身電池隨時爆炸起火。內地新能源科技公司寧德時代(300750.SZ)推出「磐石底盤」,整合電池於底盤吸收85%撞擊力,號稱全球首款安全電池平台。
- Posted December 27, 2024
- 0
-
拯救「大牛龜」|索尼「大牛龜」電視 美日網友跨國拯救
俗稱「大牛龜」的顯像管(CRT)電視機,近年幾近絕跡,部分型號如神話般稀有。美國一名復古機迷Shank Mods無意中,在大阪一間即將拆卸的蕎麥麵餐廳,發現索尼43吋KX-45ED1型號(又名PVM-4300),據稱為全球最大的CRT顯示器。
- Posted December 27, 2024
- 0
-
禁華為累事?|英網絡可靠性G7中包尾 禁用華為5G 建網受阻累事
研究顯示,英國流動網絡用戶在2024年的平均體驗,於七大工業國(G7)排名「包尾」。英國《金融時報》指,當地5G建網進度嚴重受阻,除了產業投資不足,電訊塔規劃延遲之外,部分原因跟當地禁用華為5G設備及服務有關。
- Posted December 27, 202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