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須加強私隱安全 謹慎建系統 減洩密風險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國泰洩940萬名乘客私隱的事件,情況實屬嚴重。(法新社資料圖片)
近日本港連番爆出資訊安全事故,受害者由跨國企業到中小企都無一幸免,大量市民資料外洩,引起全城關注。《信報》StartupBeat請來香港資訊科技商會資訊保安召集人范健文,分析近期多宗事故的起因,並探討政府、企業的應對策略,慎防墮入不法分子圈套。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范健文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資訊保安召集人
尹:你如何理解最近的國泰航空(00293)客戶資料外洩事件?
范:國泰航空目前僅公開表示,有關乘客資料曾被不當取閱,惟未有證據顯示任何的乘客旅行計劃資料全被洩漏,此講法較難理解。我估計乘客資料外洩或與黑客入侵無關;航空公司轄下有不同系統,若因系統故障引致資料外洩,上述說法便成立。
然而,作為本港上市公司,事件發生於本年3月,截至上月下旬才公布,期間歷時7個月,惟國泰航空仍未交代事發經過,亦未通知私隱專員公署,對有關乘客資料保障有限。
此外,事件涉及940萬名乘客資料,情況實屬嚴重,最終國泰航空會否受5月24日才生效的歐盟《通用數據保障條例》(GDPR)處分,目前仍未知曉。
國泰IT部裁員 因小失大
尹:你認為國泰航空日後該有何對策保障客戶資料安全?
范:近年全球爭相發展智慧城市,對技術總監(CTO)、資訊總監(CIO)及數據官員等人才相當渴求。反觀國泰航空卻與時代反方向走,近年為削減成本,解僱資訊科技(IT)部門員工,至今已無專職資訊科技的董事。
然而,企業若違反GDPR私隱條例,須繳付其全球收益4%或2000萬歐羅(約1.78億港元)的高額罰款,國泰航空若因裁員而牽涉其中,未免因小失大。當務之急必須重新聘請專職資訊科技的董事及IT部員工,長遠有助重塑企業形象。
此外,不論擁有龐大用戶資料的企業、銀行、政府等,應定期安排員工培訓。得知有些公司會模擬黑客,向員工發放可疑電郵,以測試他們的應變能力。
轉數快雙重認證堵漏洞
尹:本港最近有電子錢包服務,有用戶被盜用身份而轉走戶口存款,你認為有何應對方法?
范:開設電子錢包賬戶過程簡單,只須通過「認識你的客戶」(Know Your Customer;KYC)程序,如提供身份證、住址等即可開通。現時辦理各項申請,如信用卡、電子錢包等,均須提供上述資料;加上各行業處理手法不一,個人資料容易被盜取。

有些公司會模擬黑客,向員工發放可疑電郵,以測試他們的應變能力。(網上圖片)
「轉數快」作為單一系統,或經過多項滲透測試。然而,當整合為跨平台系統,須考量各系統連結的漏洞,以免黑客有機可乘。得知金管局正要求旗下電子錢包供應商,須設有一次性密碼認證,作為雙重保險制度。
惟在未來智慧城市,不少申請手續將由機器處理,取代傳統人手處理的KYC程序,讓系統更輕易信任用戶身份,企業設計公用程式時須深思熟慮。
干擾GPS訊號危及海上交通
尹:最近旅發局舉辦的美酒佳餚巡禮,無人機飛行表演期間,全球衞星定位系統(GPS)訊號受干擾,可否簡單解釋一下?
范:據聞只須網購一個干擾器,足以影響無人機的無線傳輸系統及GPS定位訊號,引致無人機飛行失效。事實上,除無人機外,攝影機等各樣機器都有機會受干擾。得悉有關新聞,我擔心在無人機飛行期間,周邊採用無線傳輸頻道的裝置,例如維港上使用GPS導航的船隻,亦會遭受干擾影響,繼而禍及海上交通安全。
尹:不少企業均採用上述新科技,你認為對未來城市有何影響?政府及企業該如何準備?
范:全球致力發展智慧城市,我們將來使用的新科技或能盡得各樣資訊。
最近留意電影《人肉搜尋》之中,主角透過各大社交網絡平台,以及智能手機「Find my iPhone」App(應用程式),就能尋找失蹤人口,料日後亦有類似趨勢。不同廠商各出其謀,提供各式智能裝置,如無人機、自駕車、機械人等,新科技引發的私隱問題、機器干擾等情況,估計日後將不斷發生。其次,有關干擾器來自網購平台,消費者只須花3000美元(約2.34萬港元)就能獲得。日後港府對於有關裝置的輸入,其管制措施必須更嚴謹,如增設用戶身份核實程序,以保障市民安全。
最後,政府及企業提供公共服務時,需要在資訊科技有周詳計劃及預算,以衡量會否對其服務質素及形象帶來影響。

旅發局早前的美酒佳餚巡禮,發現其無人機表演受外來干擾。(中通社資料圖片)

范健文(左一)認為,企業設計公用程式時須深思熟慮;旁為尹思哲。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編者按:尹思哲最新著作《初創起義》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 English Version ]
How Hong Kong can fix data security vulnerability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自動駕駛時代|馬斯克料 Tesla 6月 推全自動駕駛載客服務
美國電動車企業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表示,特斯拉預料最快可以在6月,推出毋須人類監督的「全自動駕駛系統」(FSD)車輛,在得克薩斯州奧斯汀(Austin)提供載客服務。
- Posted April 1, 2025
- 0
-
AI大戰|OpenAI融資3120億 創科企新高
AI聊天機械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在新一輪融資中籌集400億美元(約3120億港元),創下私營科技企業融資紀錄新高。資金將用於推進人工智能(AI)研究、擴大計算基礎設施和增強其人工智能工具。
- Posted April 1, 2025
- 0
-
Manus收費|加速國產AI商業化 智能代理每月304元起 定價被指進取
內地AI人工智能發展一日千里,外電報道,全球首款由中國團隊開發的通用型AI智能體Manus宣布開始收費,標誌着迅速邁向商業化。
- Posted April 1, 2025
- 0
-
吉卜力之亂 AI搶飯碗(高天佑)
近日整個世界都充滿濃濃的「吉卜力」(Ghibli)風格,事關自從OpenAI旗下ChatGPT-4o版本發布後,各地網民發現,該程式能在一分鐘之內把任何照片轉換成好似宮崎駿動畫的圖片,近乎毫無破綻。
- Posted April 1, 2025
- 0
-
AI搜尋「從一到多」演變(黃岳永)
回想2006年,《牛津英語詞典》和Webster's Dictionary正式把「Google」一詞納入新詞彙,代表「搜尋」的意思,這使得「Google it」(廣東話可譯為「上網搵啦!」)在過去20多年中主導了全球資訊搜尋的方式。
- Posted April 1, 2025
- 0
-
新凱來|中國光刻機躍進 挑戰龍頭ASML
深圳晶片設備商新凱來(SiCarrier)近日於上海中國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China)高調亮相,聲稱已開發28納米製程、300毫米晶圓用光刻機,引發市場議論,荷蘭半導體設備生產商艾斯摩爾(ASML)的壟斷地位受挑戰。
- Posted April 1, 2025
- 0
-
沈祖堯|中大前校長:醫生不用AI會被取代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醫學院院長暨高級副校長、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沈祖堯,日前來港主講兩場講座,介紹人工智能(AI)和機械人時代的醫學未來及醫生角色,他並在總結時稱,不使用AI的醫生將會被取代。
- Posted April 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