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轉數快增值電子錢包遭叫停 騙徒藉eDDA交易盜款最多10萬

By on October 25, 2018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1025_P13

金管局上月正式推出「轉數快」服務,參與的銀行及儲值支付工具(電子錢包)約30個,提供實時跨銀行及電子錢包轉賬服務,但服務推出未夠1個月即成為騙徒工具,有市民身份證及銀行戶口號碼被盜,透過「轉數快」增值到騙徒電子錢包,涉及資金1萬元至10萬元不等。金管局已經即時暫停電子錢包經由「轉數快」的增值服務,至今接獲3宗相關投訴。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有關事件涉及懷疑個人資料被盜,再開設儲值支付工具戶口並設立電子直接扣賬授權服務(eDDA)進行增值,已轉交警方調查,有關事件與「轉數快」系統及使用個人對個人轉賬和支付服務的安全性無關。據悉,「轉數快」的個人對個人(P2P)轉賬則繼續提供服務,未有接入「轉數快」的電子錢包亦不受影響。

1個月3投訴 稱搵工被偷資料

就是次懷疑資料被盜用事件,金管局已要求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及銀行,檢視相關程序以降低個人資料被盜用而引致的風險,在完成相關檢視之前,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會暫停其電子錢包內的eDDA服務。發言人補充,一般而言,如果賬戶持有人確實沒有授權有關扣賬,並不需為未經授權交易承擔責任。

兩名受害人對本地傳媒透露,在網上搵工時不虞有詐,向對方透露身份證及銀行戶口等資料,事件涉及滙豐、中銀、恒生、AlipayHK及「拍住賞(Tap & Go)」,滙豐發言人強調重視安全和保障客戶利益,事件涉及使用銀行戶口來為參與「轉數快」的儲值支付工具進行增值,而透過「轉數快」增值,電子錢包需對指示的準確性和真實性負全部責任。

「轉數快」的個人對個人(P2P)轉賬則繼續提供服務,未有接入「轉數快」的電子錢包亦不受影響。(中新社資料圖片)

「轉數快」的個人對個人(P2P)轉賬則繼續提供服務,未有接入「轉數快」的電子錢包亦不受影響。(中新社資料圖片)

中銀發言人說,有關個案涉及電子錢包透過「轉數快」增值,有關增值交易皆會顯示於中銀紀錄中,客戶可透過網上或手機銀行查閱。

恒生發言人亦稱,登記恒生戶口為「轉數快」預設收款戶口,須登入恒生個人網上銀行,而客戶所輸入的電話號碼或電郵地址,亦須與該行的記錄相同,有關個案與恒生的「轉數快」登記服務無關。

方保僑倡設即時訊息通知

AlipayHK發言人提到,用戶開通「轉數快」,須提供身份證明文件核實,以保障用戶真實性,AlipayHK現時遵照金管局指引,在完成eDDA檢視前,已暫停有關服務,發言人強調有關事件並不存在任何AlipayHK系統漏洞。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會長方保僑認為,登記「轉數快」一般會收到即時通訊訊息通知,但增值則沒有,日後應研究加入相關功能。他又透露,現時愈來愈多活動透過網上進行,個人應更小心管理私人資料,免被不法之徒利用。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