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繪畫方程式 (占飛)
紐約佳士得今年10月將舉行一場名為Prints & Multiples藝術拍賣會,當中有人工智能(AI)繪製的肖像畫,亦為首次人工智能繪畫拍賣;佳士得倫敦市中心畫廊懸掛一幅名為Edmond de Belamy的肖像畫,右下角簽名為數學方程式,此為法國藝術團隊Obvious所採用的簽名式。
由3名巴黎藝術家聯合創立的藝術團隊Obvious,所採用的是「生成式對抗網絡」(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GAN)演算法,分析15000幅十四至十九世紀的繪畫,從中學習風格演變過程,然後創造出Belamy系列繪畫,包括Le Comte、La Comtesse、Le Baron及La Baronne de Belamy;今年2月,Obvious將首幅畫作Le Comte de Belamy售予巴黎收藏家拉瑟雷(Nicolas Laugero-Lasserre),價格1萬歐羅(約91170港元)。
生成器與鑑別器
主辦10月拍賣會的佳士得專家勞埃德(Richard Lloyd)說道,那是一幅肖像畫,「就像250年來所販售的藝術品」。在佳士得的倫敦市中心畫廊白牆上,懸掛一幅金色畫框的作品,畫中主角是一名身穿清教徒式黑色衣服的男子,樣子看來有些迷惘。
Obvious的聯合創始人之一維尼爾(Gauthier Vernier)說道:「整個過程旨在讓人類盡量少參與作品的完成。」他與另兩名25歲的創始人去年4月共同創立團隊,此後透過教授電腦藝術史,展示如何創造繪畫的整個過程,Obvious至今共創作11幅畫作。
所有畫作俱令人迷惑,看起來就像十八世紀的畫作,Obvious採用生成對抗網絡,此為演算法,最早由現為谷歌大腦的科學研究員古德費羅(Ian Goodfellow)在2014年創製。他在蒙特利爾大學時曾撰寫一篇頗具影響力的論文,當中就介紹此種演算法。
首先,Obvious對網絡上的訊息實行編碼,以符合他們的標準;在Obvious負責大量技術工作的人工智能博士生卡塞勒斯–杜普雷(Hugo Caselles-Dupré)說道,「那就像製造一部單車,如果遺漏一個部件,就不會起到任何作用了」;團隊在藝術百科全書(WikiArt)收集15000幅十四世紀至十九世紀的畫像,輸入演算法,其中包括兩部分──生成器(Generator)與鑑別器(Discriminator);此名博士生說道,生成器學習畫像規則,「例如任何人物都有兩隻眼睛和一個鼻子」,過程耗時大約兩天,然後根據規則創造新的圖像,與此同時,鑑別器鑑別圖像,推測哪些來自於數據集的畫像,哪些是來自生成器的虛假畫像。
當生成器試圖騙過鑑別器時,會從每次失敗中學習。當成功騙過鑑別器時,就有一個新的圖像,並對現有的15000幅圖像作簡單複製或拼湊;卡塞勒斯-杜普雷說:「將之看作第15001張圖片吧,那是原創圖像。」他們將此一新藝術稱為「GAN主義」(GAN-ism)。
團隊的第三位成員福特雷爾(Pierre Fautrel)則有此說法,其人工智能創造的畫作比之在博客或網站上所展示的人工智能藝術品更加值得欣賞,他說道︰「保守的藝術界或更接受實體作品,他們明白我們並非試圖欺騙藝術界,而是真的想成為現代藝術家。」
攝影與微型肖像
雖然Obvious的畫作至目前為止,仍然尚未確定可否被稱為藝術(勞埃德亦如此認為),但團隊對於人們對畫作的興趣卻感到十分驚訝;福特雷爾說道,關於團隊對藝術的看法有一點非常實在,就是他們3名成員當中,「無人會對藝術毫不在意,至於觀看者的反應,要麼就是喜歡,要麼就是討厭,但沒有人會不在乎」。
與哲學問題一樣,有關人工智能能力不斷增強的討論,常常引發人們對失業的擔憂和疑慮。一些人認為,人工智能只需按下一個按鈕,就可創造出成千上萬種創新乃至獨特的圖像,那對賦予藝術品價值的「罕有」原則,無疑構成空前的威脅。
然而,卡塞勒斯-杜普雷卻堅稱,他們並無將人工智能畫作視為可大量生產的人類替代品,他將今天的人工智能實驗,比作十九世紀中期攝影機的出現,當時微型肖像藝術家失業了;他說:「當時人們說攝影並非真正藝術,拍照的人就像機器,我們一直認為,攝影已成為藝術分支。」
相片:網上圖片
撰文 : 占飛
更多占飛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