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園舉辦創業講座 王維基與周芷形兩代人對談創業心得
創業從來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既要想盡辦法開拓生意,未有生意時又要努力融資令公司有充裕現金流,當然更要犧牲很多個人時間,只有創過業的人,才能明白當中的苦況。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上星期就於與會德豐合作的「HKSTP @Wheelock Gallery」 舉辦首場重量級嘉賓對談,邀得香港電視網絡有限公司主席王維基,與19歲「程式少女」、Socialisn 共同創辦人周芷形對談,分享兩位不同年代的創業家,交流創業中的苦與樂。
科技園上星期於與會德豐合作的「HKSTP @Wheelock Gallery」 舉辦首場重量級嘉賓對談,邀得香港電視網絡有限公司主席王維基,與19歲「程式少女」、Socialisn 共同創辦人周芷形對談。
活動開始時,先由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介紹籌辦今次講座的目的,「作為香港規模最大的創科生態圈,科技園一直致力將創新科技帶到香港不同的地方,兩個月前與會德豐合作推出『HKSTP @Wheelock Gallery』這個地方,成功將創科帶到金鐘金融中心地帶,今次是我們首場舉辦的創業講座,稍後時間將會陸續舉辦多場精彩的對談。」
創業是沒有人教的
作為有豐富創業經驗的王維基,於對談開始時以父母管教子女作為例子,說明他對創業的取態,「我最反對『工作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我印象中好像沒有陪過子女去公園玩,你要去創業就是要全情投入,要放棄生活上許多事情才能做到,事實上作為父母是不需要給予子女很多東西的,套用到創業上,我也極反對很多機構去扶助創業人士,做老闆就是沒有其他人可以教到的,要自己去解決問題,打工的才要問老闆如何解決問題,如果創業是要別人幫的話,倒不如回去打工。近年我於中文大學修讀EMBA課程,當中提及來自《易經》的理論:老闆管理的事情愈多,員工可以做的就愈少,反之老闆做的事情愈少,員工可以發揮的空間就愈多,不論做生意還是管教子女,這個理論都可以套用到。」
17歲選擇從大學輟學而創業的周芷形,亦認為如果跟從父母的決定,自己未必能踏出創業的一步,「我的父母跟一般父母一樣,自小都會決定好我所有小學及中學,甚至課餘要讀的興趣班,唯一分別是他們會跟我一齊去計劃,不過最後我都決定推翻了所有規劃,因為我見到有個機會,就決定要去行這條創業路。及後接受很多媒體訪問時,問我的夢想是什麼,未來十年要如何去實現它,我是沒有答案的,我最多只會給自己三年的規劃,見到有機會就要去把握,未來的事很難預料。」
科技的路上看不見未來
對於未來,王維基亦有同樣的觀點,「創業家就好像爬山的人,總喜歡去挑戰一些自己未爬過的山,這樣才可找到樂趣,正如當年見到香港寬頻的『终點』,所以我就將它賣掉,因為已無樂趣可言。創業好玩的地方,就是每一天都會有新方向,三年前成立HKTVmall時,只想到是做網購,沒有想過原來掌握了客人的數據後,可以向廣告的方向發展,亦沒有想過原來我們可以發展電子錢包,甚至開辦虛擬銀行。尤其是科技的路上,是沒有可能預見到將來的,正如Amazon最初是賣書的,當時怎會想到會發展到今日的規模。」
趁着對談這個大好時機,周芷形也不忘向王維基直接討教,對現時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即刻去創業有何看法,王維基以乒乓球為例子,「有些人打乒乓球喜歡旋球,有些人喜歡打速度球,沒有一種打法是最好的,打速度球的也可以化解到旋球,每個大學生都是獨特的,每個人要行的路都不一樣,我最怕人要聽別人的講法,對於那些要別人去幫助的大學生,我是相當蔑視的,所以我不會為此給意見,如果你聽了我的意見才去決定怎樣去行,那是很沒用的一件事。」
唯一要留意的,王維基認為是講故事的技巧,「我聽過很多初創分享他們的技術,的確是很厲害,但作為創業者,要令公司有更多的資金去壯大,你需要有一個講故事的技巧。當年創辦香港寬頻時,也是以講故事起家,去到美國尋找投資者時,對方聽我講了十分鐘就決定投資,因為他深信我懂得說故事就已足夠,其他人自然會買我公司的股票。當然這不代表技術及產品不重要,但大部分人是不會明瞭你的技術,如果沒有很強的講故事技巧,投資者就會覺得你不夠強。而這套技巧不單可以用來吸引投資,還可吸引有能力的人加入你的團隊,這才是最重要的。」
是次講座於「HKSTP @Wheelock Gallery」舉行,位處金鐘金融中心地帶、佔地達6,000呎的「HKSTP @Wheelock Gallery」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帶動香港創科界更多的投資活動,鼓勵其他成功的科技企業家和業界領袖攜手回饋社會,傳承創新精神,透過舉辦拓展人脈、展示成果及業界交流等活動,與剛起步的初創企業分享個人經驗和他們的成功法門,今次舉行的是首場創業講座,未來將會有更多講座及活動舉行,詳情可瀏覽wheelockgallery.hkstp.org。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