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忌發牌規管 (共享經濟聯盟李兆富)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本港引入共享單車約一年多,各品牌均積極搶佔「地盤」,消費者雖有更多選擇,但違規亂泊惹來不少投訴。《信報》StartupBeat請來共享經濟聯盟召集人李兆富(Simon),討論應透過政府發牌還是業界自律改善問題。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李兆富 共享經濟聯盟召集人
尹:最近好像湧現大量共享單車,你有同感嗎?
李:我住在將軍澳坑口,區內有單車徑,大約3個月前,我開始見到共享單車。共享單車增長快速,目前為止,本地有6間共享單車公司,其經營模式大同小異,藉大量擺放擴大市佔率。依我估計,現存共享單車數目,本地大約有3萬架,是美國三藩市的6倍左右。
插手不利市場轉變
共享單車的原意,就是把單車分散在各個地點,讓用家隨時租用。但近期不少公眾地方都積壓大量單車,我們「共享經濟聯盟」曾有會員提議,不如大家協調一下,商量單車的停泊地點。對於上述構思,我隨即出手阻止,此舉或會違反《競爭條例》。除非政府劃地分配,或選擇發牌監管,那又另作別論。一旦劃下泊位,就有違其經營模式,因為他們的出發點,就是要靠用戶踩走單車,再轉移至另一地區,供下一位享用服務。
尹:踩單車本應十分健康,但為何共享單車的新聞,卻總是負面的?
李:新聞本身的性質,傾向報道負面消息。早前,大嶼山某一偏僻村落,村長在當地發現幾架共享單車,其後命人清走。後來才發現,原來有人從東涌踩來,其後行山,把單車遺下來。共享單車的經營模式,我認為應由社會討論,例如是否需要定點規劃等。
尹:有不少地方政府都支持以共享單車作「最後一里路」交通工具。美國三藩市更有發牌機制,你認為本港是否值得仿效?
李:共享單車的經營模式,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有固定泊位(有樁),多數在巴士站、地鐵出口,其鎖頭亦在該處,這模式可在台灣見到;另一種是無固定泊位(無樁),鎖頭跟隨車身,本港採用這模式。三藩市的發牌機制,是為無固定泊位而設。如要向固定泊位發牌,要考慮地域分配。若把一個指定地區,批予某品牌經營共享單車,便等於讓它壟斷路線,諸如綠色專線小巴;若任由大家泊車的話,做法就跟的士相若。
若進一步加入監管,會有其他問題出現。舉例,如果發出6個牌照後,第7間想進入市場時該如何處理?本港的路面空間跟大氣頻譜一樣,都是有限資源。假設港府每隔15年就發牌一次,惟市場在這段期間內,相信都不會有大轉變。我建議落實發牌前,不妨先讓業界自律,把問題糾正過來。
尹:在本港推行共享單車,你認為會否成功?
李:在地大物博的外國,這門生意看似行得通,但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則較難。東京、新加坡都提出地底單車泊位;可是香港地下有電線、煤氣及地鐵等,要向下發展殊不容易。由於實際情況截然不同,相信營運商都有共識,暫不會大批進駐港島區。
如要把單車視為日常交通工具,我相信至少要20年時間才行,起碼辦公室泊位需要解決。事實上,共享單車的背後亦涉及不少新技術,例如應用程式、追蹤鎖頭等。要加快單車流轉速度,最理想的情況是毋須泊車,甚至還車不久就有人借走。未來要好好運用數據,才能達致這目標。
汰弱留強提升服務
尹:現有的共享單車公司,又可有這樣的願景、決心解決效率?抑或他們在商言商,純粹只想霸佔市場?
李:希望大家耐心一點,給共享單車一些時間。在可見的將來,我相信一定有些公司因欠缺效率而被市場淘汰。當有公司離場後,餘下的對手就會從中學習,加快修正問題。
不少人都認為,本港共享單車泛濫,不時被投訴違泊。其實那些營運商都了解問題所在,正在設法解決;有些公司更提供熱線,當接到有人來電,就會盡快清走單車。他們收到意見後,亦會分析大數據,知道單車放在何處隨時可能收到投訴,日後就不會再放,減少阻街的機會。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完整訪問視頻,請上http://startupbeat.hkej.com觀看。
[ English Version ]
Bike-share firms don’t need regulation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彭博報道|新加坡在加密貨幣中心競賽中領先香港
彭博報道指出,新加坡今年共向加密貨幣業者發出13個加密貨幣許可,其中包括加密交易所OKX和Upbit,以及Anchorage、BitGo和GSR,這一數量是該國前一年的兩倍多。
- Posted December 24, 2024
- 0
-
的士支付|八達通機現可接受PayMe付款
八達通宣布,香港的士司機現可以透過八達通網絡接受PayMe by HSBC的付款,進一步擴大全港超過2.7萬名的士司機的電子支付選擇。
- Posted December 24, 2024
- 0
-
拓代幣化經濟 增灣區金融實力(鄧淑明博士)
區塊鏈是代幣化經濟的重要一環,既可簡化金融資產原本繁複的發行和交易流程,避免了高昂的手續費;而且不受地域限制,能夠24小時全年無休作跨國交易。
- Posted December 24, 2024
- 0
-
本地創科動態|浸大團隊研適配子 治罕見骨骼佝僂病
由香港浸會大學及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領導的研究發現,一種由浸大研發、原本用於治療「玻璃骨」的適配子Apc001,可用於治療罕見骨骼疾病「X連鎖低血磷性佝僂病」,並已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的孤兒藥認定及兒科罕見病認定。
- Posted December 24, 2024
- 0
-
本地創科動態|低碳綠色科研基金 累計總資助1.47億
低碳綠色科研基金秘書處昨稱,基金於第四輪申請共接獲約125份申請,最終批出共三個項目,涉及金額約1400萬元。是次獲批的三個科研項目,涵蓋範疇包括推動新能源技術及轉廢為材。
- Posted December 24, 2024
- 0
-
本地創科動態|港辦國際AI挑戰賽 明年3月中大決勝
在歐美同學基金會與國際人工智能及數據產業協會共同倡議下,明年3月將召開「國際人工智能程序設計精英挑戰賽」(IAEPC),料比賽將吸引全球頂尖的人工智能(AI)人才來港。
- Posted December 24, 2024
- 0
-
美國建核聚變電廠 全球首座滿足所需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衍生初創「聯邦聚變系統公司」(CFS),計劃在弗吉尼亞州的切斯特菲爾德縣建造全球首座電網規模的核聚變發電廠ARC,目標三十年代初期投入運作,發電400兆瓦(MW)供15萬戶使用。
- Posted December 24, 202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