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智慧城市藍圖須貼地支援 (莫乃光)

By on January 19, 2018

本文作者莫乃光為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為《信報》撰寫專欄「專業議政」

為智慧城市發展,政府應培育頂尖科技人才,幫助政府數碼革新。(路透資料圖片)

為智慧城市發展,政府應培育頂尖科技人才,幫助政府數碼革新。(路透資料圖片)

去年底,政府正式公布的《智慧城市藍圖》涵蓋六大範疇,並羅列未來項目和發展路向。然而,要香港真正成為一個智慧城市,需要的遠遠超過一份高層次文件,而是貼地的全方位政策支援。在上篇文章,筆者分享對2月《財政預算案》推動創新科技的期望,本篇將繼續探討如何善用巨額財政盈餘以推動創科。

推動創新走出國際

世界不斷發展變化,革命性的科技創新將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如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機械人、3D打印等等,正顛覆各行各業,不能順應的便只會受淘汰。

可是,不少公司或較抗拒改變,或欠缺資金、技術、人才和新思維應對科技潮流。香港經濟要維持增長動力,必須把握機會轉型,維持競爭力,創造新的機遇。

香港政府應該更積極應對科技,以及對行業的影響。筆者建議,政府於未來數年為本港四大主要行業、六大新興行業及其他人力密集的行業制訂《產業轉型藍圖》,為產業增值和創造新的工作機會;並聚焦四大範疇:提高生產力、提升技能、推動創新和走出國際。

具體而言,當局應諮詢行業團體和企業,提供資源,協助企業透過研發、投資新設備和利用數據改善流程,協助從業員提升技能或轉至適合職位。新加坡政府早着先機,已經為食品製造、餐飲、零售、批發貿易、物流、酒店等行業推出17個藍圖。

現有支持應用創新科技的資助計劃,應擴寬適用範圍,令更多機構受惠。創新科技署的「公營機構試用計劃」於2014年4月至2017年9月獲批42項項目中,78.5%申請機構屬政府資助的研發中心或相關機構,可惜只有不足兩成為大學或企業,反映計劃未能協助科學園、數碼港培育公司、初創企業等,把研發成果、嶄新產品或服務推展至公營機構和非牟利社福機構。

為創企設沙盒制度

政府應檢討現行的「公營機構試用計劃」成效和申請程序,增加預算以作更廣泛的推廣和教育,促進社會各界善用資源與科技初創企業合作,推動利用科技,改善民生和公共服務,刺激對本地創新科技的需求。

政府的科技採購政策亦應加入支持創新科技為目標。除在投標過程當中加入合適的審批準則,筆者建議一項計劃,登記在香港且從事軟件開發的初創企業通過認證審核,可獲為期一年半認證,與政府部門合作開發新應用;透過為參與計劃的企業提供諮詢,協助其改良產品和服務,鼓勵部門採購時優先考慮,幫助初創企業協助解決社會問題,開發應用和商品化。

另一方面,法例未能與時並進,對初創企業會造成阻礙。金融相關的法例以傳統金融活動和機構為對象制定。面對互聯網經濟發展,香港促進金融科技的發展方面須與時並進。

金管局、證監局、保監局近年開始引入監管沙盒等正面措施,但仍應收集經驗,檢討現行法例,維持本港在金融科技方面的競爭力。

此外,為促進無人駕駛技術、智能生產、共享經濟等新經濟模式發展,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應就特定政策範疇,在現行規管框架下設立沙盒制度,為初創企業、中小企等提供有限的放寬或豁免安排。

筆者建議當局撥款予各政策局與創業加速器和孵化器合作,培育例如環境、交通、醫療、長者護理、教育等政策範疇的本港初創企業,促進公私營合作和推動智慧城市發展。

為智慧城市發展,政府應培育頂尖科技人才,幫助政府數碼革新。建議效率促進組、創新辦、資科辦可成立專責推動數碼革新的部門,協助不同部門推行如自動化程序、數據分析和應用、現代化服務流程等,改善效率和效益,並幫助各部門成立數碼革新工作小組,得以持續進行。

數據的供應和質素,影響本港發展智慧城市的步伐。香港在開放數據方面的研究和項目不足,建議參考英國Open Data Institute成立公開資料學院,定期舉行有關開放數據應用的大型國際論壇和本地工作坊,推行增加供應及運用相關的研究、試驗計劃、公眾教育等項目,推動本地合作與國際知識交流。

筆者期望政府透過制訂策略、提供資金、採購政策和支持初創企業,吸引和培育科技人才、改善電子公共服務,並改革過時法例,營造有利創新的政策和生態系統。

更多莫乃光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