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Bitcoin 高追搏得過? (區塊鏈科研梁永熹)

By on December 8, 2017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近期雖然大幅升值,但潛在風險不低。(網上圖片)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近期雖然大幅升值,但潛在風險不低。(網上圖片)

早前中國內地政府嚴打虛擬貨幣交易,令比特幣(Bitcoin)價格急挫,一度下跌至3000美元。如今事隔約兩個月,比特幣價格如火箭般急升,昨日終破19000美元大關,一年內飆19倍。《信報》Startupbeat請來區塊鏈科研行政總裁梁永熹(Jason),一齊討論比特幣的投資心得。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梁永熹 區塊鏈科研行政總裁

尹:可以先解說一下何謂比特幣嗎?

梁:比特幣是種加密貨幣,以區塊鏈(blockchain)為底層技術。特別之處是Peer to Peer(個人對個人),有別於銀行或經中間人,所有交易都記錄於區塊鏈上。「去中心化」即中央無法控制,只是由電腦加密的一組數字,流動上限只有2100萬個,是限量的電子貨幣,亦是大家不停驗證的系統。

尹:比特幣不由中央機構發行,亦沒銀行支持,而且供應量有上限,所以其價格不斷攀升?

梁:比特幣的衍生是基於大家對傳統貨幣或政府失去信心,尤其是早期參與比特幣的人,他們本身就不相信銀行。比特幣發展得最快時,正正就是QE(量化寬鬆)之時。

比特幣發展初期,美國有不少投資銀行家參與。當時投行不會公開討論,因他們不想其他人知道;其概念本身亦十分顛覆,與傳統銀行及貨幣體制對抗。買比特幣的人就是不信背後有支持,覺得大家一起維護系統,比政府擔保更有信心。

現時大家傾向相信政府,這刻比特幣的價值亦只是約一萬九千美元,我自己看是不見頂的,也有人說某些國家或將比特幣當作儲備,我覺得明年的價格或升逾兩萬美元。

超過5000美元買入屬投機

尹:比特幣熱潮是一種泡沫嗎?

梁:比特幣的實質價格只有5000美元,高於此價購入的都屬於投機者。我身邊有不少人根本不知道詳情,就着人代購,甚至不問價高追,這現象在香港十分明顯。中國(內地)打擊虛擬貨幣,令其價格瞬間大跌,正正是因為這群人純粹是投機心態。以過萬美元水平來說,這價錢較危險,亦較近泡沫。

尹:日常生活中,比特幣有何應用?

梁:現時歐美等地已應用區塊鏈技術,如納斯特證券交易所(NASDAQ)買賣股票、PayPal網上交易,甚至Bitcoin ETF等。惟亞洲較少見,主要用途是滙錢。經銀行滙錢一來貴,二來慢, 用比特幣滙錢,成本相對較低。不過,現時以比特幣支付的例子不多,因其價格不斷上升。

入手三方法 電子錢包須備份

尹:怎樣保存比特幣呢?

梁:首先要擁有電子錢包,就如銀行開戶一樣。現時在Android或iOS程式商店,以關鍵字搜尋「比特幣錢包」,有不少應用程式可供選擇。

因這是去中心化貨幣,沒人會幫你保管密碼。閣下擁有錢包後,最好先抄下備份,通常是12或26個一組的英文單字。基本上,所有錢包都有兩組密碼,一組是公開密碼,用作收款, 告訴全世界都無問題;私人密碼就是你的簽名,如銀行密碼般必須保密。

梁永熹(左)認為港人保守,但愛跟風,熱潮一來便一窩蜂去做;旁為尹思哲。

梁永熹(左)認為港人保守,但愛跟風,熱潮一來便一窩蜂去做;旁為尹思哲。

尹:如何購買比特幣?

梁:購買比特幣有3種方法,最直接就是上網,約賣家親自交收,或在場外交易平台完成。不過, 這做法亦有風險,因你完全不認識對方,他收錢後或可能潛逃。

另一種方法是經比特幣自助買賣機,提存現金買賣比特幣,現時中環、旺角及觀塘等地都有,好處是即時完成交易,比真人交收安全,惟手續費較高。

最後一種方法是第三者交易平台。現時較有信譽的交易平台都會認證用戶身份,以防止洗黑錢,其實香港本身並未有相關法例規管。完成認證後,可經銀行或其他方法存入資金,如買賣股票般,透過Order Book(委託掛單),查看價格、買賣比特幣。每次交易毋須購買一整個比特幣,可低至8個小數位,一般平台只能買到2個小數位。

政府放任銀行縮沙難發展

尹:你怎樣評價比特幣在香港的發展?

梁:港人相對較保守,不易接受新事物,但只要熱潮一來,港人亦跟得很快。現時香港買賣比特幣的走勢相當強,港府對此沒有明確指引。金管局及證監會早前表示,不會監管電子貨幣, 亦不插手干預,但是否真的不管呢?

電子貨幣無法在10年內取代傳統貨幣,對技術開發而言,無框總比有框好。我們不是要求政府支持,但有支持會更好。香港十分渴求區塊鏈或電子貨幣的人才,亦很需要銀行戶口。我聽過不少個案,有交易平台的香港銀行戶口無故被凍結,當中涉及過千萬元資金。這不但損害公司聲譽,亦影響一般用戶,降低港人對比特幣及平台的信心。

現時「槍打出頭鳥」,大家都變得保守。就算公司跟足美國、日本等規限來營運,亦不知對錯。因政府放任不管,銀行為保障自己,索性不參與。至於相關人才,亦因前景未明而擔心,造成惡性循環。既缺人發展新項目,政府又拉着後腳,令市場難以發展。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完整訪問視頻,請上http://startupbeat.hkej.com觀看。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