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網巨企能力愈大責任愈大 (黃岳永)
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選擇在猶太贖罪日的結束日,在自己的fb賬戶上為過去一年所犯的過錯道歉。「我希望把人們凝聚在一起,現實卻是將他們分化。」雖然他未有表明道歉的原因,但普遍相信是與「通俄門」事件中fb所扮演的角色有關。
美國國會正就俄羅斯被指透過社交媒體影響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進行調查,首當其衝正是行內巨無霸fb。最令人咋舌的是,俄羅斯政府機構據說只操縱了約470個虛假賬戶,花了僅僅10萬美元賣政治廣告,如此「低成本」地左右了美國大選結果。
事件其實證明了大型科網企業的影響力。如fb、Google、騰訊(00700)、阿里巴巴這些大公司,每天都影響着全球數以十億人的生活模式。每當這些公司推出新產品或服務,人們的生活習慣亦會相應改變;這些公司更可以透過控制大數據,進一步深化影響整體社會發展。
「通俄門」證影響深遠
用「壟斷」兩個字形容這些公司未免過於簡單,有別於石油、航空、電廠等企業,即使公司再大所影響的亦限於相關行業,科網巨企的影響力卻可以擴展至人們的思想以至生活方式,甚至連投票意向亦能左右;「通俄門」一事看似遙遠,其實類似事情正在我們的身邊發生。
這些科網巨擘的領導人亦明白自己的影響力,阿里巴巴主席馬雲便曾談到可以在網上打造一個無視關稅、貨幣兌換等限制的數碼自由貿易區,透過B2B、B2C及順豐等物流公司,把整個供應鏈重新建構;他更豪言在20年後,阿里會成為僅次於美國、中國、歐洲、日本的第五大經濟體。
以此推論下去,未來人們從瀏覽新聞到投票意向,再到日常的娛樂飲食,甚至購買廁紙的品牌,都會被三四間科網公司所操縱。這個未來看似荒謬,其實已離我們不遠。同是科網公司,而且規模相若的蘋果和微軟,多年以來一直維持中立政策,然而面對行業新貴權力日大,日後立場會否有變亦值得關注。
歷史告訴我們,過大的權力會使人腐化,有些法律及道德的底線是不可逾越的。然而科技世界一日千里,創新的想法伴隨現有法律未有顧及的範疇和灰色地帶,如何平衡創新和公平競爭已經成為當下熱門議題。所謂能力愈大責任愈大,同為科網公司創辦人,朱克伯格在「通俄門」發生後反思自己和公司對全球的責任和影響,相比起把公司無限擴張作為最終價值取向的阿里,哪種心態更有利於行業以至世界的長遠發展,相信亦毋須多言。
更多黃岳永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