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歷史、意義及香港定位 (劉麥嘉軒 譚曉林)
本文作者劉麥嘉軒,為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香港區管理合夥人﹔另一作者譚曉林,為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資本市場諮詢組經理,兩者為《信報》撰寫專欄「妙畢可言」。
自李克強總理於今年3月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要求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以來,粵港澳大灣區便成了熱門話題。究竟什麼是粵港澳大灣區?香港可以扮演什麼角色和發掘什麼機遇?
本專欄將從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歷史與意義及香港的定位說起,再從各方面探討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中可發揮的作用及可尋覓的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是指由珠江三角洲中的廣州、深圳、東莞、佛山、肇慶、惠州、珠海、中山、江門9個內地城市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所形成的城市群。
國家戰略發展
事實上,有關「粵港澳」的區域規劃由來已久,並非一個全新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1995年完成的《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城市群規劃》。其後,於2009年由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完成的《大珠三角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研究》中,首度將「灣區發展計劃」列為空間總體布局協調計劃的一環,並在2010年制定《環珠三角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中落實上述跨界地區合作。
粵港澳大灣區一詞更於2015年首次在「一帶一路」文檔中正式引用,自此升格為國家級發展戰略,並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
世界銀行曾有一項資料顯示,全球約60%的經濟總量集中在入海口,現存世界級灣區經濟群包括三藩市灣區、紐約灣區及東京灣區。成熟灣區經濟群的特徵主要包括:區內高度城市化,城際緊密連接,人口流動便利,擁有優良的海港群和空港群,而且產業聚集,便於發揮協同效應。
2010年,國務院公布了《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將環渤海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列為「國家優化開發區域」,分別作為國家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而粵港澳3大灣區正是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一環。
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結構以製造業、創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為主,目前擁有約六千六百萬人口,面積約五萬六千平方公里,地區生產總值規模約一萬三千億美元。這些基本條件毫不遜色於三藩市灣區、紐約灣區及東京灣區,有望令粵港澳大灣區躋身世界第四個大灣區經濟群。
從國家戰略發展角度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可以輻射大珠三角洲地區並配合國家「十三五規劃」及「一帶一路」的發展策略,具有「對內輻射」、「對外連接」的雙重作用。對內而言,設立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有利於發揮珠三角各城市的資源、地理和功能優勢,協調互補,以產生強大的創新能力及經濟效益,促進內地內需市場的發展,同時確保了「大珠三角」的可持續發展,協調泛珠三角區域的產業經濟合作,達致區域經濟轉型。對外而言,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僑鄉、英語和葡語三大文化紐帶,素來是中國面向世界的視窗,國際經貿往來頻繁,其地理位置面向南海,毗鄰東南亞,是「海上絲綢之路」中支撐南海—東南亞路線的最重要節點。
積極發揮優勢
自內地改革開放以來,香港便一直積極參與珠江三角洲的建設及發展。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港商大舉於珠江三角洲一帶設廠,形成「前店後廠」的合作模式,大大促進了香港及珠三角的經濟發展,成績驕人。
放眼未來,香港應致力把握與珠三角城市群合作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機會,發揮「香港所長」。香港的優勢在於健全的法律制度、成熟的資本市場、完善的基礎建設,是世界公認的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奉行簡單而低稅率的稅制,滙聚跨國企業和人才;資金進出自由,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之一。香港應憑藉以上優勢,立足於粵港澳大灣區,推動區域發展,在國家建設中佔一重要席位。這不但有利於鞏固香港國際金融、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的地位,同時也為未來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本專欄及後將從貿易、物流、旅遊及展覽、金融、專業服務、人才培訓和創新科技等各方面,探討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中可發揮的作用及可尋覓的機遇。之一
更多「妙畢可言」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