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Low-tech捐血(高天佑)

By on May 8, 2017

本文作者高天佑,為《信報》撰寫專欄「新聞點評」,此為節錄版本,原文請按此

香港紅十字會應考慮參照其他國家地區做法,利用科技提升捐血效率及透明度。(網上圖片)

香港紅十字會應考慮參照其他國家地區做法,利用科技提升捐血效率及透明度。(網上圖片

澳洲、英美甚至內地,均已開始引進Blockchain、Big Data等新技術,提升捐血的效率和透明度,讓人們捐得開心也有信心。不得不說一句,很多人仍堅持捐血,只因認定這是一件好事,卻不代表香港紅十字會做得好。

澳洲SMS通知血包被用

一位朋友住在澳洲,上月底到當地紅十字會位於悉尼的血站捐血,不足一星期後便收到SMS短訊,告之他捐的那包血,已於當日上午在某間醫院用於救人,並致以感謝。捐血雖說是無私付出,但捐獻後總有點「虛無感」,不知這包血是否真的幫到人,抑或會因過期或其他原因而最終被丟棄。像澳洲紅會自去年起引進的這種做法,就讓捐血者有實實在在的「助人感」,欣慰有人確切受惠,甚至救到一條生命,於是很期待下次再捐血。據了解,此舉最初只在澳洲少數城市試行,很快發現成效巨大,令捐血人數及頻率顯著提升,遂推廣至全國。

箇中道理,有點像香港早年不少慈善機構呼籲支持內地助學,但後來有人質疑,所捐出的金錢可能大部分流進貪官口袋,基於此,多家慈善機構安排受助的山區小朋友跟贊助者通信。捐款後不再只是收到一張單據,而是看到每一位小朋友的名字和面孔,確信自己的捐款真的可以助人,而非被浪費掉或「益了貪官」,逐漸對行善有更大投入感,此之謂Commitment Effect。

分別在於,澳洲紅會只會告知捐血者其血包於什麼時候、在哪家醫院被使用,但不會披露接受輸血病人的名字和身份資料,務求在增加透明度和保障私隱之間取得平衡。

事實上,澳洲紅會此舉所應用的只是「低科技」,先是把每一血包貼上barcode,再把資料存進全國醫療聯網,待聯網記錄到血包被使用後,便自動把相關資料傳到捐血者預先登記的手機號碼。當中牽涉的barcode、聯網和SMS等技術,均屬有幾十年歷史的產物,只不過近年愈趨成熟、低廉和易用。反觀香港紅會,早已有登記捐血者資料,亦透過barcode把資料輸入聯網,所欠的只是最後一步,即設計一個完善機制以通知捐血者,不見得會增加幾多額外成本。

中英研區塊鏈提升效率

相對於澳洲的barcode和SMS,英國則更進一步,開始研究使用Blockchain(區塊鏈)技術記錄和追蹤血包的流通,令成本更低,同時效率和準確度更高。這不但有助捐血者得悉其血液去向,更重要是讓醫院更容易和準確地掌握全國血包(尤其是稀有血型)資料,有助爭分奪秒救治病人。據了解,就算是「獻血」制度向來備受詬病、以致捐血率低落的中國內地,當地醫療部門亦已尋求跟BAT等科技巨擘合作,研究以Blockchain技術提升捐血效率、透明度和積極性。

除了呼籲人們多多捐血,另一關鍵是加強運用效率。美國紅十字會自兩年前起已借助Big Data(大數據)和AI(人工智能)技術,嘗試預測用血高低周期變化,藉以減少「旺季唔夠血,淡季用唔晒」的情況。美國紅會還會根據不同地區的人口種族構成、年齡分布、病歷和流行病趨勢等資料,嘗試預測不同類型血包的需求,務求做到更佳分配。

KO 8MAY

[email protected]

更多高天佑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