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缺乏友善政策 難以共享單車(信報社評)

By on April 24, 2017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共享單車本來是一個可取的概念,一方面促進市民增加運動量,另方面減少排廢量,在外國不乏成功例子。圖為法國街頭的共享單車。 (路透圖片)

共享單車本來是一個可取的概念,一方面促進市民增加運動量,另方面減少排廢量,在外國不乏成功例子。圖為法國街頭的共享單車。 (路透圖片)

共享單車本來是一個可取的概念,一方面促進市民增加運動量,另方面減少排廢量,在外國不乏成功例子,然而在香港卻諸事不順,甚至接連出現「單車丟落城門河」的刑事毀壞案件,不得不讓人深思,香港到底有沒有友善的單車政策,讓共享單車的概念發揚光大。

香港首個共享單車GoBee.Bike經營了幾天,初步所見反應不算熱烈,主要原因是租車手續相對繁複,又要在手機下載應用程式,又要透過信用卡繳付按金,又要在登記戶口增值,又要用手機掃描車身的QR二維碼解鎖,不少市民嫌麻煩而打消租車的念頭。尤其令人擔心的是,手機應用程式被揭發保安漏洞,用戶資料存在着外洩風險。

即使用家有耐性完成連串複雜手續,亦相信保安漏洞已被堵塞,該批共享單車的性能始終不算上乘,車身比較笨重,而且不設轉檔,意味着踩上斜路十分吃力。當然,如果只是在普通平路緩速代步,共享單車仍然是不錯的選擇,最大的好處是毋須回到原點還車,理論上能夠讓市民作為日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或作餘暇的體育活動,符合環保的綠色生活態度。

GoBee.Bike的單車才推出幾天,零件屢屢遭破壞不特止,迄今已有四輛單車在沙田被扔落城門河,純粹是惡作劇?抑或共享單車損害到傳統單車租賃者的既得利益而招致報復?真正原因尚待警方調查,如果涉及生意競爭,政府有必要跟共享單車經營者研究防治辦法,也要對違法者作出處置。

共享單車的概念若要發揚光大的話,有兩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必須解決,其一是足夠的停泊點,其二是暢通無阻的單車徑。很不幸,香港的交通政策一向輕視單車,長久以來單車泊位不足,單車徑更加出現斷斷續續的情況,整體而言是乏善足陳。

香港現時總共只有約五萬七千七百個公眾單車泊位,主要集中於新界區,港島和九龍合共不足四百個,對於單車騎乘者來說簡直是一位難求。GoBee.Bike沒有自設泊位,在沙田試行的一千輛單車依靠公眾泊位,假如日後服務擴展至其他各區,泊位問題肯定會造成沉重壓力。政府不想單車隨處違泊阻路的話,增加公眾泊位是最合理的做法。

去年八月,英國建築師樓Make Architects發起的Future Spaces Foundation進行研究,比較全球十二個城市的交通運輸系統,藉此反映汽車排放與空氣污染的關係。研究顯示,香港的單車徑網絡及質素在十二個城市中包尾,不但被倫敦及紐約拋離,亦落後於新加坡及北京。負責研究的Make Architects總監Sean Affleck指出,香港政府不鼓勵市民在鬧市以單車代步,即使在新市鎮及鄉郊地區鋪設單車徑,但網絡設計未完善,單車徑只作休閒用途,市民短途出行也要使用機動交通工具。換言之,香港沒有好好利用單車徑改善空氣質素。

沒錯,政府早於二○○八年提出興建「超級單車徑」,貫通荃灣、屯門、上水、大圍和西貢;事隔九年之後,特首梁振英在今年一月的《施政報告》重提舊事,表示政府會串連現有分散的新界單車徑路段,提供一條貫通新界東西,全長約八十二公里的「超級單車徑」。問題是,相關工程雷聲大雨點小,以荃灣至屯門一段單車徑為例,原定二○一一年動工,二○一四年建成,工程延宕至今,完全見不到動工的跡象,甚至傳聞有可能擱置。打通新界單車徑云云已是遙遙無期,希望在港九市區用單車代步更加是緣木求魚。

根據警方數字,去年涉及單車意外的傷亡人數有二千一百五十九人;今年頭三個月,共有四百六十七宗涉及單車的交通意外,導致四百八十一人傷亡,其中六人死亡。單車意外的成因眾多,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香港有足夠的單車徑,市民騎單車毋須在馬路上冒險跟其他車輛並駕齊驅,傷亡率應該可以大大降低。

一言以蔽之,香港需要單車友善政策,否則共享單車前路非常崎嶇,甚至行不通或「炒車」收場。

更多信報社評: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