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積極面對老齡化 安哥創業有可為 (區玉輝、孫耀先)

By on January 27, 2017

本文作者區玉輝為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孫耀先為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項目總監,為《信報》撰寫專欄商管啟示

黃勁璋 攝

黃勁璋 攝

俗語有云:「人老精鬼老靈。」隨着年紀漸大,人的生活經驗便愈豐富,人脈更廣,亦有更多時間和自由。問題是他們是否較年輕人和年輕的大學畢業生在了解風險之餘,樂於利用自己的優勢創業。年長的創業者,亦稱為「安哥創業者」(Encore Entrepreneur)、「第三齡創業者」(Third Age Entrepreneur)或「高齡創業者」(Seniorpreneur)(Hudson & Goodwin, 2014)。

不少年長人口的財政狀況是很穩健的,而且在他們當中有許多人仍想工作,甚至希望將年輕時的夢想付諸實行。或許香港的公共政策和非政府組織確實已開始探索「積極老齡化」這個觀念,但兩者均仍未關注到「安哥創業」這一方面,傳媒雖然有這方面的報道,但系統性的報道不足,一般大家亦需要時間去接受這個概念,而缺乏資訊會有礙發展。相對的,其他已發展地區已制定了政策來推動「安哥創業」的發展,而本文將滙報全球創業觀察的研究結果,闡述「安哥創業」,並就如何在香港推動「安哥創業」提出若干政策建議。

應對壽命延長帶來需要

隨着女性的平均年齡達到87.3歲而男性達到81.2歲,香港已取代日本成為全球最長壽的地方。而據政府統計處估計,40年後香港人的預期壽命將達到90歲。因此,一個人如果在60歲退休,便還會有20至30年的壽命。從年齡方面看,65歲以上人士佔香港人口的16%,55歲以上人士佔32%,而24歲以下人士只佔23%。這令香港的年齡中位數達到44歲,全球排名第10。

人口老齡化勢將導致健康服務制度超出負荷——興建醫院及其他設施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落實;護養院不但數目不足,而且管理不善的情況經常見報;即使在未來會有新設施逐步投入服務,但由於進入勞動市場的年輕人數目減少,也可能沒有足夠人手來應付老年人所需的醫療和社區服務。由於許多老年人在退休後都是依靠個人積蓄或社會福利來生活的,照顧他們的心理和社交健康勢將成為許多社會需要面對的一項艱巨任務。

為了應對未來的嚴峻挑戰,政府及其他持份者已開展若干措施,包括輸入更多移民、研究全民退保、着手興建更多醫院和護養院,以及撥款成立「未來基金」,為人口老齡化作準備。另一方面,商業機構,尤其是保險公司和退休基金,除了警惕公司和市民需要為更長的壽命作準備外,亦已開始研發新產品,以應對壽命延長帶來的需要。

與此同時,非政府組織認為有需要走出傳統社會服務的框框,開始透過社區計劃及組織長者互助小組,宣揚「積極老齡化」(Active Ageing)的概念。愈來愈多組織開始鼓勵退休人士做義工,讓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經驗和社會資本回饋社會,例如協助輔導年輕一代和籌辦慈善活動等。

有些社會企業已開始推動老年人持續工作,同時亦推出新的服務來滿足老年人參與社會和社區的需要。例如「鑽的」有助那些有需要讓年老父母坐輪椅出入的家庭外出及維持社交生活,而「永健坊」則是新一代的俱樂部,旨在為老年中產人士提供餐飲及健身服務。這些服務帶動了香港銀髮市場的發展(《信報財經月刊》,2016)。

全球創業觀察研究結果顯示,年齡介乎於55至64歲之間的新進創業者的比例有上升趨勢。根據美國考夫曼創業活動指數(Kauffman Index),這個年齡組別佔2015年全部新進創業者的四分之一。相對而言,這比例於1997年時僅為15%【註1】。在香港,這個年齡組別的早期階段創業率在2016年亦較我們在2009年進行的研究結果為高。許多已發展國家已出現了一種趨勢,在1950及1960年代出生的「嬰兒潮」一代已屆退休之齡。由於多年來都過着不俗的生活,所以他們不但身體健康,也不用為錢擔憂,而且數十年來的穩定發展,讓他們有充足的機會積累個人經驗及社會資本來發展銀髮創業,於是也增加了高齡創業的可能性。然而有部分理論研究認為,傾向高齡的人口(或有年齡傾斜的人口)可能導致創業活動減少(Levesque & Minniti, 2011)。但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在現階段都沒有足夠的實證結果支持。

我們檢查了本次研究中的國家數據集。首先我們研究了一個國家的年齡中位數與當地創業率的關係。一個國家如果人口年齡較大,其創業率便會較低(r = -.58)。例如在德國及其他人口年齡較大的國家,創業率是較低的。但在人口較年輕的國家如巴西和喀麥隆等,創業率則稍微有所上升。年齡中位數反映國家人口傾向高齡人士的程度。這種情況之所以出現,可能是因為高齡人士對貨品的需求不大,從而拖低了整體需求,也沒有很大力氣創業,即使他們往往積累了更多的資本和工作經驗(Levesque & Minniti, 2011)。

其次我們比較了不同年齡組別的創業率。眾所周知,25至34歲和35至44歲是最積極創業的年齡組別,其創業率往往比全國平均值更高。這並不為奇,反而45至54歲這個年齡組別的結果更值得關注,因為這個年齡組別在不少國家如德國、意大利、澳洲以至以色列的創業率,均比全國平均值為高,而香港的則稍為低於平均值。相對而言,最年輕(18至24歲)和最年長(55至64歲)的年齡組別在大部分國家都是最不熱中於創業的一群。雖然如此,這兩個年齡組別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創業率是可以有很大差別的。尤其是最年長的年齡組別,這個年齡組別在香港的創業率約為全港平均值的一半,但在某幾個國家中,其創業率只稍低於全國平均值。由此可見,即使是發展程度相若的國家,其最年長年齡組別的創業率也可以非常不同,同時「安哥創業」亦可以有很大的差別。

提升心理健康 回饋社會

假如香港人和內地人的壽命和健康都保持良好的話,便可能有文法、法律、福利及其他體制方面的因素導致兩地的高齡人士較少創業。由於香港人口老齡化的步伐勢將加快,除了增加社區和關顧計劃外,以「銀色創業」作為「積極老齡化」其中一個選擇是值得有條件的長者考慮的。現時來說,不論是香港還是中國,年輕人創業都是目前政府和社區項目的重點,兩地大學均設立了許多計劃推動學生創業。年長的人則往往被分成兩類:追求悠閒生活的富裕退休人士或需要支援的貧窮老人。香港的老年人很少被鼓勵去挑戰新事物,隨着健康水平提升,科技能減少操勞、出差等要求體力的活動,安哥創業不失為提升老年心理健康,回饋社會的一條途徑。以下若干建議或可令長者開始轉變:

(1)美國考夫曼基金會及小企業倡議辦公室已推出多個培訓及諮詢計劃,協助美國的長者開設企業。對於香港而言,第一步是找出誰會在人生較後階段創業,以及是什麼激發他們放下舒適的退休生活,踏上一條需要冒險的路。他們有什麼勝算?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找出「安哥創業」在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層面上,對我們所有人有什麼影響。

(2)安哥創業者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知識,年輕的創業者則充滿活力和創新能力,兩者攜手將有可能釋放出大量潛藏的人力資本。有許多研究已發現,最能預測一個人會否創業的單一因素是其父母有沒有創業。也許現在是時候讓我們在香港,以及在中國內地的人,好好地學習家族企業如何把跨代創業的力量發揮於社會其他方面去。雖然當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研究成果將可在經濟及社會層面帶來深遠的影響。

(3)對這個新興現象有了更多了解後,我們便能開展新的計劃,讓市民和長者可以更加了解創業的好處和潛在的弊端。值得這些計劃關注的問題包括:安哥創業者追求的回報是否和年輕創業者一樣?他們可以承受多少風險? 他們最需要學習什麼技能?由於企業傳承是年長創業者較為迫切的問題,他們會如何挑選共同創始人及商業夥伴?他們可從家人身上獲得什麼支援,或家人會帶給他們什麼壓力?他們對「退出業務」有什麼看法?除此以外當然還有其他問題值得探討。

(4)最後,創業需要有客戶以及必須有資金才能成事。香港有許多(透過津貼)資助年輕人和為他們尋找有經驗導師的計劃,部分安哥創業者不妨利用這些支援。更重要的是,他們有屬於自己的錢——退休金。在英國,自退休金制度改革後,市民可以更自由地從退休金中提取大額款項(而且是免稅的),累計起來,英國的高齡創業者已合共提取了超過4億英鎊,投入到他們的業務之中【註2】。目前香港的強積金計劃仍限制供款人只可以因為傷殘、死亡或移民而提早提取強積金,長遠能否像英國退休金那樣改革還很難講,但私人保險及退休基金卻可以更靈活地開發新的產品,以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要。

* 此文節選自《全球創業觀察之香港和深圳報告2016》,此報告將於2017年2月在香港發布。

註1: http://www.kauffman.org/blogs/policy- dialogue/2015/december/incentives-for-silver-startups

註2: https://www.pensionledfunding.com/press-releases/olderpreneurs-to-cash-in-400million-of-their-pensions-to-fund-start-ups/

 

更多「 商管啟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