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教育節 攜手推動創新
社會急速發展,充滿着不同的機遇與挑戰。教育是塑造下一代未來的關鍵,也需與時並進。因此,世界各地均在探索教育路向,在理念價值、學校模式、課程設計、教學方法、考試評估、課堂管理、師生角色與互動等等作出反思與創新,希望能發展適合二十一世紀現況與需要的教育。除了培育學生的價值與關鍵能力,建構自主學習的能力,亦希望打破單一的成功價值,肯定多元才能與出路,讓學生們有機會真正發展潛能,善用所長,在面對多變的未來時,也有足夠能力開創自己的人生。
放眼全球,世界各地不斷湧現各種教育創新,不少更是由民間發起。教育的不同持份者,如教育工作者、創業者、商界、社會創新者、學生等,均是重要的力量,參與其中,一起構想與實踐創新的教育方案。
香港近年在教育方面求變求進步的聲音也愈來愈多,除了體制以內的改進,不少家長、教育工作者、教育創業者等,也成立不同團體,凝聚力量與資源,相互啟發與支持,積極探尋教育的出路與未來。「好單位」、「教育燃新」、「教育大同」及「香港兆基創意書院」為此亦合辦「不一樣教育節」,並於本月26及27日,於香港兆基創意書院舉行為期兩天的體驗日,邀請到來自芬蘭、台灣、英國、馬來西亞、美國的學校及教學團隊代表,分享他們如何能在小學、中學、大學教育也作出創新。並深入與本地的教育持份者交流,集思廣益,構想如何將啟發與經驗帶到學校與課堂中,為學生帶來更豐富的學習。
芬蘭教改培養7大橫向能力
來自芬蘭的The Saunalahti School被譽為「未來學校」(The School of the Future),為學前至中三 (Grade 0 – 9)學生提供全面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芬蘭於今年推行教改,將全面實施新課網,取消傳統的學科教學,以主題式學習(Phenomenon-based Learning)培養學生7大橫向能力,包括自我照顧、日常生活技能與保護自身安全的能力;文化識讀、互動與表述能力;多元識讀能力 (multiliteracy); 數位能力; 工作生活能力與創業精神; 參與、影響和打造可持續未來的能力; 思考與學習的能力。來港參加教育節的校長Hanna Sarakorpi經驗豐富,現正參與芬蘭新課綱的制定。學校將全面推行全題式校學,以學生的能力及興趣分組,老師共同參與,為每位學生設計個人化教學,並與家長緊密協作,為孩子帶來合適的教育。學校亦全面貫徹與推行正向教育與社交及情緒學習,培育學生正面價值,欣賞及肯定學生能力,指導他們發掘及發展長處。學生沒有考試,學習進度評估由老師持續進行。學校以學生及學習為中心,務求讓每位孩子也愛上學習。校園設計就如同現代藝術博物館,內有幼稚園、小學、中學、青少年俱樂部、戲劇室、圖書館、健身室及咖啡廳,學生可以坐在任何地方上堂,鼓勵上課聊天。並與社區連結:夜晚,學校變成附近社區的休閒娛樂中心,市民同學生一同使用體育館及其他設備。
台灣的種籽親子實驗小學亦是以「人」為價值的核心,希望讓教育回歸初衷。種籽親子實驗小學於22年前創校。當時台灣民間開始思索教育的轉型。經過多年來民間的努力,如今台灣已實現了實驗教育三法,公立學校可以申請進行實驗教學,家長可以選擇讓子女在家自學,教育變得多元化。學校是一間民主學校 (Democratic school),重視自由、尊重、責任、支持、開放、信任、民主,讓孩子自主學習,並設有教育法庭、選課機制、生活討論會等等,讓學生與老師及社群一起,透過生活共同學習與承擔,開展教育理想。學校尊重不同的學習能力,師生比例約為1:10,務求讓每個在學校成長的孩子,無論是學習困難或是資賦優異等,都能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
來自英國的Studio School,是以裝備中學生迎接二十一世紀工作與挑戰為目標的非一般學校。學生在傳統學科以外,更強調專業的學習與培訓。Studio School現遍布英國不同地區,以各行專業為主題,例如航空、設計、醫療服務等。來港的The Studio, Liverpool是以創意媒體與科技為主心,學生學習程式、創業與設計為主。學生每天上課時間為朝九晚五,更貼近工作時的生活形態。課堂有80%的時間是參與及執行實際的項目,每星期有一至兩天的課程,是到企業、非政府組織、行業機構等實習,從現實世界中學習最前沿的專業知識與建立就業的必需技能,如社交、溝通、團隊合作等。學校規模小,每間學校只有大約300至400位學生,每位學生擁有自己的導師(Mentor)及教師(Teacher),按他們的項目、實習、興趣、專長、工作發展等,給予合適的指導。學校強調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包括獨立思考、團隊協作、抗壓能力,懂自省及主動探索,多工作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清晰的人生方向等。學校學習不再單單以學術為主導,學生所學能時刻應用到生活與未來規劃之中,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果效。
遊戲活動元素融入不同課堂
馬來西亞的Dwi Emas International School則是一家「創業學校」 (Entrepreneurial School),校內的小學與中學生,自小已培養創意與創業精神,以鼓勵學生勇於嘗試、探索與實踐。學校邀請各行各業的專家擔任老師,與學生交流,並指導學生開展項目。學校配合亞洲文化,確保學生IGCSE/GCE O Level的準備外,也強調不以考試為中心,而是重視學生的學習本身。為讓學生愛上學校,並配合年輕人的學習動機與興趣,學校把遊戲及活動元素融入不同課堂中,甚至由老師與專業設計師、遊戲設計師等,合力將整個課程化為電子角色遊戲 (RPG Game),學校現已推出了化學遊戲,並打算拓展至其他學科,如生物、數學等。把右腦思維的創意結合左腦思維的學術,讓學生更能投入到學科之中。學校亦連結不同企業與機構,為學生提供實際經驗與創業指導。學校小至7歲的學生,希望讓老師們在忙碌過後能夠好好休息,喝茶舒懷,為此已開展了茶的生意,成為小小CEO,並在家長與老師指導下,一步步開展市場推廣與銷售。
最後是來自美國的Minerva Schools at KGI,創辦目標就是要重塑大學教育,為創立切合二十一世紀所需的大學。學校強調思維模式的學習,包括多元模式溝通(Multi-model Communication)、形式系統課程(Complex Systems)、資料分析(Empirical Analysis)、思維習慣(Habits of Mind) 等。學生於4年學生課程中,每個學期均居住在不同城市上課並在當地實習,例如:伊斯坦堡、阿根廷、倫敦、柏林、孟買、香港等,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網絡與跨國協作的能力。學生在網上實時授課系統與教授及小組成員交流,討論、分享及研究,教授實時評估學生發展及能力。由於沒有實體學校,雖然學生要跨國學習,但學費遠比普遍美國大學為低,卻能更緊貼世界發展與實際需要,讓學生在多元文化及種族的環境下,培養出年輕領袖的視野、思維、創新與能力。
為期兩天的「不一樣教育節」體驗日更帶來多項活動,如講座、工作坊、室內外親子體驗活動等,讓家長、學生、教師及關心教育的同行者有更多機會親身體驗及深入了解不同的教育創新。詳情及報名請參考 www.ednovationfest.hk 。
更多陳燕妮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