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首席顧問啟示未來(黃岳永)
科技大學昨天邀請到美國白宮前顧問、現任Uber首席顧問David Plouffe出席講座,分享「Uber式遠見」。這家召車軟件公司成立以來縱橫全球,惟在某些地區的發展卻停滯不前,例如香港和日本仍是鐵板一塊(David周三就向日本游說),不願意接納Uber;至於中國內地及新加坡則願意尋求合作。賺錢當然是大事,但David重申,他們希望透過共享車輛減少對私家車的需求,從而改善空氣質素,以及減少停車場佔用的空間。
David指出,每年死於車禍的人數比乳癌身亡還要多,當中又以年輕人佔多數。不過調查顯示,已有10%千禧世代因為有Uber而不打算買車,故相信Uber可減少車禍死傷數字。不管你信不信,Uber的確改變了大家對交通工具的印象,為市場提供更多選擇,或者亦開始解決到某些社會問題。
科技創造人類選擇權
「選擇」是科技為人類帶來的最大貢獻。因為有燈,人類可以選擇任何時候工作或休息;因為有電話,人類可選擇任何時候、任何地方與任何人溝通;因為有車輛,人類可選擇在不同地方生活;因為有網絡,人類可以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選擇學習任何知識。做人最怕活在枷鎖中,沒有自由,沒有選擇,而科技正是我們的出路。
不過,創新科技不應盲目向前 ,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必須應用到生活當中才可發光發熱。我們不可一味追求高科技,卻忘記要解決什麼問題。例如各地政府也很喜歡的「智慧城市」,目的不在於把所有資料和服務電子化,而是利用科技為市民帶來更多選擇。我們可利用科技從民間汲取智慧,開放數據給每一個公民,賦予他們能力與權力創造自己的城市。又可利用電召車、網購、智能政府服務等,讓市民享受更彈性的服務,充分掌握自己的時間。科技讓市民有機會由下而上挑戰現狀,令每個人都享有話語權,成為城市的主人。
投身科技,所為何事?與其默默沉思,不如放手嘗試,試着用科技解決目前一切障礙,闖出生天!各位科技人,千萬不要怕被指摘為「破壞性」、「攪屎棍」,這是對我們最大的讚賞!我們本來就是既得利益者、陳舊體制的敵人,也是他們的推動力。席間有觀眾問及Uber對的士司機生計造成的影響,David直言:「某程度上,我們的確與的士行業互相競爭,但這代表他們也需要像其他行業一樣勇於創新。」破壞現狀不一定是壞事,先破而後立,科技人有義務為世界提供更多選擇,這個選擇就是「前進」,就是「未來」。科技能令生活變好。科技人,你也能夠令城市和社會變得更好!
更多黃岳永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實踐可持續建築減廢方案(鄧淑明博士)
據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指出,近年香港的公營部門及私營公司,每年建築工程費用總開支達到3000億元,可為業界提供實踐可持續建築的黃金機會,把「ESG(環境、社會及管治)原則」納入大型建築項目,筆者深表認同。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數碼科技體驗館|數碼港17間園區企業展成果
數碼港「數碼科技體驗館」正式開幕,即日起向企業及公眾開放。當中設有「提升效率」、「安全」、「互動體驗區」三大展區,展示人工智能(AI)、區塊鏈及Web3.0等最新前沿科技方案,涵蓋教育、醫療、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應用。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DeepMind|聘專家安全開發AGI
科技巨企谷歌(Google)旗下人工智能(AI)研究團隊DeepMind,在英國倫敦公開招募「後AGI」研究科學家,研究通用人工智能(AGI)、超級人工智能(ASI)及機器意識,以至AGI對人類社會基礎的影響。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離心砲|美初創研建離心炮發射衞星
美國加州初創SpinLaunch主力研發巨型離心砲,計劃明年起發射數百顆微型衞星,在近地軌道(LEO)部署通訊系統Meridian Space。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嘲諷科技文化|矽谷過路處按鈕被駭遭惡搞
美國加州三藩市灣區等矽谷一帶,上周末起相繼有人發現行人過路處按鈕被駭,植入多條以人工智能(AI)合成的模仿語音,聲稱自己為Meta行政總裁朱克伯格、億萬富豪馬斯克,以嘲諷科技文化、AI及企業過度擴張等行為。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人形機械人|眾擎PM01機械人售價19萬
世界級網紅「甲亢哥」(IShowSpeed)早前訪華,於深圳與「眾擎PM01」機械人共跳「斧頭舞」。最近這款人形機械人量產,在眾擎京東自營旗艦店上架,售價18.8萬元人民幣,預計到今年6月底才有貨。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AI代勞損信任|哈佛教授提醒 易遭識破損信任 企業CEO與員工交流 忌以AI代勞
最新一期《哈佛商業評論》刊登文章,探討企業高層及行政總裁(CEO)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代筆,或引發對內部信任的損害。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