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絕非創科死亡谷(朱鼎健)
藝術創意和科技創新並非相互排斥,若說創科世界只容許科學家,恐怕這說法太過武斷。任何具創意、想像力強的人,均有機會立足於創新科技界,譬如手機遊戲開發也需要視覺插畫掃描家和故事創作人才。香港從未缺乏具創意藝術人才,從前如是,今天也是。
愛因斯坦曾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不錯,要在創新科技上取得突破,創意和想像力是需要的。香港人一向創意澎湃,在創科領域上必定有無限發展空間。筆者不認為香港的創科界如美國加州死亡谷,寸草不生,過去不少港產科技和發明也登上過國際舞台。
競爭力排名跌敲響警鐘
一個地方的進步繁榮多取決於科技成就,英國曾為強國,乃因其工業革命;美國在二次大戰後迅速冒起成為全球霸主原因之一,也是拜其科技創新力量所賜。不過有人認為,香港要追趕科技超級大國只是徒然,因為香港沒有創新發展所需的土壤和環境,遑論尖端科技。他們認為,大多數科技強國所擁有的知識和技術,多源自軍事研究,而國防或戰爭驅使不斷鑽研尖端創新科技,再轉移至民間,例如無人飛行器(drone)及手機和汽車上的GPS等,但香港根本沒有軍事產業。
創科現已融入人類日常生活,證明能夠帶動世界經濟持續增長,也是當下席捲全球新經濟體的能源,只要看e-Bay、Facebook、Amazon、Alibaba,甚至 Uber和滴滴快線等企業,便會感受到它們如何依仗新科技和社交網絡app等,來創造新經濟體的局面。
近日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最新排名,香港從第7跌至第9位,欠創新能力被指是主因,對香港可謂敲響警鐘。香港該如何提升創新能力?當然盡力給予聰慧、想像力豐富的香港年輕一代各種機會和支援,讓他們發揮潛力,政府投放更多資源去推動科創發展,也可考慮與國內外機構合辦博覽會和展覽會,以喚起港人對創科的興趣,為香港日後儲備人才;當局又可牽線,在內地的國營科研機構和科網公司,替香港年輕人尋找實習機會。
政府、私人機構、專上院校及傳媒應同心協力,向港人大力宣傳香港的創科成績,以引發下一代對追求科技創新知識的興趣。政府也應探討提供何種誘因,鼓勵私人機構投資創科R&D工作。
利用地緣優勢落實創意
香港科技園和數碼港為不少始創企業提供孵化基地,但似乎未滿足需求,為了解決始創公司面對昂貴租金和地方不足等問題,政府應考慮鼓勵和協助舊工業區工廈業主改建單位,以增加供應。
始創公司經常面對資金不足,因此政府必須設法吸引更多國內外的創投基金、天使投資機構和國際科技公司來港,並定期組織配對聚會。
其實香港還可以利用與深圳一河之隔的地緣優勢。深圳全速發展高端創新產業,擁有強大科技生產能力,香港可將創意想法和深圳結合,讓創意落實。
香港人有創意,更有打不死精神,香港人真的要果斷行動,發揮創新力量,再創傳奇,不然的話,我們會逐漸流失創科人才。
更多「宏觀視野」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