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安擬明年港上市籌156億 美圖秀秀爭取下月10日掛牌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外電報道,明年再有集資額逾百億元的大型新股於香港公開招股;股東包括螞蟻金服、平安保險(02318)和騰訊(00700)的內地在線保險商眾安保險,計劃明年在港上市,預計集資額達156億元。至於內地修圖軟件「美圖秀秀」的開發商美圖公司,市傳最快11月10日上市,集資最多78億元。
IPO前計劃進行一輪融資
路透旗下IFR引述消息指出,眾安保險擬2017年來港掛牌,集資額約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並已選定瑞信、摩根大通、瑞銀為其上市保薦人。
眾安保險於2013年11月成立,螞蟻金服持有16%股權,是眾安最大單一股東,騰訊和平安保險則各持12%股權,其他投資者還包括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鼎暉投資。
該公司財務總監John Bi日前向傳媒表示,考慮在IPO前進行一輪融資,以吸引全球具影響力的保險或科技股東支持發展;去年5月,完成約10億美元融資後,目前眾安估值約80億美元(約624億港元)。他預計,今年錄得的保費收入將大增1.5倍,至57億元人民幣。
此外,市場消息指出,美圖公司暫定下月10日上市,即最遲在本月底招股。雖然未有上市聆訊時間表,但公司仍希望盡快上市,取得較高估值。事實上,美圖公司8月已遞交上市申請,市傳集資額高達5億至10億美元(約39億至78億港元)。該公司預料,集資所得款項將於拓展智能硬件業務,包括生產更多智能手機和配件;收購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的公司和擴大研發能力等。
其他新股方面,捲土重來的瑞慈醫療(01526)和本間高爾夫(06858)今天掛牌【表】。
瑞慈醫療公開認購超額1%,一手1000股中籤率為100%。根據輝立交易場資料,其暗盤開市報2.64元,較招股價2.56元,升3.13%;收市報2.47元,較招股價跌0.09元(3.52%),未計手續費及交易費用,每手蝕90元。耀才新股交易中心方面,瑞慈醫療收報2.43元,跌0.13元(5.08%),每手蝕130元。
興證傳超購逾一倍
至於本間高爾夫,在本港公開發售部分錄得0.28倍的超額認購,一手500股中籤率為100%。輝立交易場資料顯示,暗盤價曾高見10.22元,較招股價升2.20%;收市報10元,跟招股價相同。耀才新股交易中心方面,亦同樣收報10元。
興證國際(08407)昨午截止公開發售,市場消息透露超購逾一倍。該股招股價範圍為1.18至1.39元,將於本月12日定價,20日掛牌;保薦人為興證國際和海通國際。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實踐可持續建築減廢方案(鄧淑明博士)
據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指出,近年香港的公營部門及私營公司,每年建築工程費用總開支達到3000億元,可為業界提供實踐可持續建築的黃金機會,把「ESG(環境、社會及管治)原則」納入大型建築項目,筆者深表認同。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數碼科技體驗館|數碼港17間園區企業展成果
數碼港「數碼科技體驗館」正式開幕,即日起向企業及公眾開放。當中設有「提升效率」、「安全」、「互動體驗區」三大展區,展示人工智能(AI)、區塊鏈及Web3.0等最新前沿科技方案,涵蓋教育、醫療、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應用。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DeepMind|聘專家安全開發AGI
科技巨企谷歌(Google)旗下人工智能(AI)研究團隊DeepMind,在英國倫敦公開招募「後AGI」研究科學家,研究通用人工智能(AGI)、超級人工智能(ASI)及機器意識,以至AGI對人類社會基礎的影響。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離心砲|美初創研建離心炮發射衞星
美國加州初創SpinLaunch主力研發巨型離心砲,計劃明年起發射數百顆微型衞星,在近地軌道(LEO)部署通訊系統Meridian Space。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嘲諷科技文化|矽谷過路處按鈕被駭遭惡搞
美國加州三藩市灣區等矽谷一帶,上周末起相繼有人發現行人過路處按鈕被駭,植入多條以人工智能(AI)合成的模仿語音,聲稱自己為Meta行政總裁朱克伯格、億萬富豪馬斯克,以嘲諷科技文化、AI及企業過度擴張等行為。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人形機械人|眾擎PM01機械人售價19萬
世界級網紅「甲亢哥」(IShowSpeed)早前訪華,於深圳與「眾擎PM01」機械人共跳「斧頭舞」。最近這款人形機械人量產,在眾擎京東自營旗艦店上架,售價18.8萬元人民幣,預計到今年6月底才有貨。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
-
AI代勞損信任|哈佛教授提醒 易遭識破損信任 企業CEO與員工交流 忌以AI代勞
最新一期《哈佛商業評論》刊登文章,探討企業高層及行政總裁(CEO)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代筆,或引發對內部信任的損害。
- Posted April 1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