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新者身上學改變(黃岳永)
我一向看重演講(商業場合就是Pitching)的威力,因為那是沒有對手、沒有干擾、完全由你控制的舞台。演講時,食粥食飯也視乎個人表現,成敗關鍵全在講者身上;如果成功,那便證明你的能力和魅力能夠服眾,足以建立品牌形象。
科大「社會創新及創業精神」課程對我而言,不但是一個新StartUp,更是一場由我主導的TED X Erwin項目。雖然課程與TED機構沒有任何關係,大家的模式卻有異曲同工之處,而且目標也一樣,都是為了「散播值得分享的好點子」(Ideas Worth Spreading),然後影響他人。
演講驅使聽眾行動
其實所謂模式相似,只不過我們也是採用「演講」為傳播方法,同時也會用影像記錄過程。嘉賓講者來到堂上不是「授課」而是「演講」,因為他們的目的不是教導學生,而只是到現場分享經歷。前者的過程是由上而下的溝通,比較注重傳遞客觀知識,後者卻是與觀眾站在同一層面,目標是令對方與你站在同一陣線。
「好正」的演講除了要帶給觀眾資訊和娛樂,更須能夠影響他人。最理想的反應就是在演講完結後,馬上有觀眾舉手詢問:「我要怎樣開始?」如果那是一次Pitching,投資者會主動問:「我可以怎樣參與投資?」演講能驅使觀眾行動,才算是成功。
精要的演講只須解釋三大重點:什麼問題?有什麼解決方法?為什麼要選擇你?(What?How?Why You?)我邀請了不同背景的創新者,當中既有由高薪厚職轉型、捨身救人的「救世主」;也有從零開始,只靠創意與毅力挑戰巨人的「大衞」。從他們的例子可見,經驗與人脈可以是創業者的資本,卻不一定是成敗關鍵,反而信念和創意才最重要。
4年前,我便與當時仍是大二學生的Joanna合作,用一個類似Iron Man金屬行李箱的電腦,把維基百科帶到柬埔寨山區,而整個計劃也只是源自一次Facebook Inbox對話!只要有創業家的理想和膽量,一定能說服其他人成為同路人,令自己甚至他人的夢想成真。只要你作為創新者不怕改變,便可以帶頭改變社會、改變現狀。
香港學生從小就被社會灌輸前路單一的「大學成功論」,總是認為自己若不走「正途」,不能進入大公司工作、考公務員,便會淪為失敗者。其實學生會輕易覺得失敗,只是因為「成功」的方法太少,或者不願意尋找其他成功的方法。這些創新者都是自己和社會的變革者,從他們的經歷中,大家將明白「改變」不只可能帶來「失敗」,同時也可能帶來「成功」!
更多黃岳永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