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太空大數據開始落地(車品覺)

By on September 14, 2016

本文作者車品覺,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專家合夥人、原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為《信報》撰寫專欄全民大數據

圖片:SpaceX

圖片:SpaceX

太空科技聽起來是一個遙不可及的領域,但這個結界已漸漸被打破。近年來,由於建造和發射衞星的成本大幅降低,現在有很多科技公司都想進入這個市場。

除了SpaceX和OneWeb去年分別拿到10億美元和5億美元融資之外,以研發小行星採礦技術為主的太空觀測衞星初創公司,今年也得到了Google創始人佩奇等投資者的垂青,這意味太空科技領域已經成為風險投資(風投)的新方向。

2012至2015年,打造地球觀測小衞星(也就是把相機送入太空軌道,定期拍攝地球照片)的公司佔到太空科技融資的一半以上,這一切令地球觀測成為目前太空風投最主要的投資主題。

增長潛力慢慢釋放

從歷史上看,遙感數據的主要客戶是國防和情報機構,至今依然如此。2015年,地球觀測數據的採購金額為16億美元,其中約65%來自於世界各地的國防和情報機構。這類客戶的特殊性質導致銷售過程非常複雜,尤其是對初創公司而言並不簡單。

儘管如此,地球觀測數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增長機遇。這些公司都在採集地球可見光譜圖像,也會在衞星上配備新式的感測器收集獨特的數據。這些「太空大數據」除了用作軍事用途外,目前主要用於農業、採礦和能源等行業。

諮詢機構預計,在2020年後,每年發射的地球觀測衞星將超過500顆,它們將採集大量的地理空間數據。但這些數據將被如何使用,如何從圖像中獲取有價值的見解,以至於如何普及到商業社會中,其實還有待發掘。

儘管如此,有些公司已經及早瞄準了這一領域, 例如探索如何通過遙感數據,計算大型商場停車場內的汽車數量,藉之預測業務。另外,有人利用衞星圖像來監控工程的施工或生產進度。這只是冰山一角,地理空間大數據的潛力才剛剛開始釋放。未來它們的目標客戶可能包括對沖基金、進出口商人和政府機構。

我就知道有國家用這種數據,提早預測進出口量和監察非法開採礦山,結果相當準確。總的來說,地球觀測市場擁有巨大的增長潛力,但正如大部分的創新科技一樣,在未來3至5年,地球觀測大數據的實際使用情況還有待觀察。

總的來說,太空科技開始變得愈來愈落地,再不是遠離塵世的「高深科學」。

更多車品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