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妖怪與谷歌地圖(占飛)
漢克一直熱中於視頻遊戲,他用電腦自學編寫程式,而他當時居於得州小鎮,只有1000人,鎮上只有一座交通訊號燈;他其後加入同學的創業公司Archetype Interactive,此家公司只有一款遊戲,名為Meridian 59,業界視之為首款3D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MMORPG)。賣掉Archetype Interactive後,漢克就創辦「匙孔」(Keyhole),此家地理空間軟件公司為用戶提供各地的衞星圖像,此項技術引起谷歌聯合創辦人布林(Sergey Brin)的興趣;在與谷歌主要領導階層開會之時,布林就使用「匙孔」放大衞星圖像,從而展示在場要員住宅的後院
正因如此,2004年10月剛上市的谷歌以價值3500萬美元的股票收購「匙孔」。
漢克以為只會在谷歌任職幾個月,可一做就是十多年,並長期擔任該公司地理團隊的兩大主管之一,他2005年協助谷歌開發谷歌地圖,更與蘋果教主喬布斯(Steve Jobs)展開談判,從而說服喬布斯讓谷歌地圖成為第一代iPhone的預裝地圖;他還協助谷歌地圖成為流量僅次於谷歌搜索的第二大業務。
但到2010年,漢克卻希望離職創業,將地圖和遊戲整合到一起,在谷歌另一位聯合創辦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極力挽留下,漢克因而獲得足夠人手和資源,在谷歌創辦遊戲部門;漢克將此家公司命名為Niantic Labs,名稱來自1849年淘金熱期間給灣區運送礦工的一艘輪船。
及至2014年,漢克念念不忘將建基於地理位置的遊戲重新整合,以吸引更多不同年齡的玩家──經常浮現在他腦海中的始終是「口袋妖怪」,同名系列的視頻遊戲、電影及動畫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曾俘獲大批千禧一代玩家;迄今為此,「口袋妖怪」系列產品累計銷售額高達450億美元。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谷歌地圖部門工程師野村辰雄(Tatsuo Nomura)亦對「口袋妖怪」規劃一項秘密任務,但出發點卻與漢克截然不同,野村辰雄希望移動用戶可在谷歌地圖中追捕口袋妖怪;漢克卻另有更遠大的計劃。
話說野村辰雄通過朋友介紹,得以與Pokémon GO的負責人會面,此家公司部分股份由任天堂持有,他們還在東京六本木地區與谷歌共同使用一幢辦公樓,據野村憶述,「他們的CEO當時就很喜歡,但卻沒有真正談判。」
夥拍任天堂
漢克其後提出分拆計劃,爭取獨立發展,並尋找企業資助,因此他與多家風險投資公司會晤,然而,Niantic估值約為1.5億美元,令此等風投公司卻步;其後獲得任天堂已故CEO岩田首肯之下,Pokémon GO因而決定夥拍任天堂,雙方協議分享此遊戲的收益。
由於漢克所創立的Ingress地圖數據十分龐大,Niantic後來才決定直接將之挪用為「口袋妖怪」地圖基本數據來源,Ingress最受歡迎的一些地點被設置為「口袋妖怪」的場館(Gym),另外一些地點則被設置為Pokéstops,此乃存放一系列「寶物」的地點。
更多占飛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