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沖上雲端漸見成果 「智雲」收入升7% 帶動季績虧轉盈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微軟發展雲端業務的努力開始見到成果,該業務整體收入上升7%, 當中的Azure雲端計算服務銷售更急增逾一倍,帶動公司上季純利和收入齊齊超越市場預期,股價昨天早段上升,並顯示集團已成功由銷售軟件轉型至提供雲端服務,抵消旗艦產品Windows(視窗)作業系統和手機業務表現呆滯的拖累。
股價一度升近7%
微軟第四財政季度經調整後總收入按年升2%,至226億美元,勝過市場預期的221億美元,純利達31億美元,扭轉去年同期32億美元虧損的情況,當時主要因為諾基亞(Nokia)手機業務減值75億美元而錄得虧損。
撇除一次性項目,微軟每股盈利69美仙,遠高於分析師預期的58美仙。公司股價昨天中段一度升近7%。行政總裁納德拉(Satya Nadella)兩年前上場後,重點優先發展雲端業務,包括向企業客戶出售計算服務和數據儲存服務,希望公司專注在雲端和手機業務,以應對傳統桌上電腦(PC)銷售停滯不前打擊視窗業務的問題。
分析員稱,現時只有兩間公司左右到針對企業的雲端計算行業,分別是擁有Azure的微軟和提供AWS的亞馬遜(Amazon)。
包括Azure雲端平台、伺服器軟件等的「智能雲端」(Intelligent Cloud)業務收入升7%,至67億美元。微軟披露,當中的Azure雲端服務銷售增長102%,但公司未有透露Azure的實際收入。
成本高毛利減少
要定期給訂用費的Office雲端版也有進展,Office普通用家產品和雲端服務收入升19%,Office365的訂閱量則增至2310萬。
然而,微軟的雲端業務不是全無問題,「智能雲端」的經營盈利其實跌了17%,至21.9億美元。微軟歸咎於高昂的研發、銷售和市場推廣成本,並需要透過投資和收購來帶動雲端服務。
而且,微軟在轉型至雲端業務時需要付上毛利減少的代價;上季毛利減少,因為透過收取訂用費的雲端服務的毛利,較一次過收取費用的軟件銷售低。微軟上月以262億美元巨額收購社交媒體LinkedIn,成為公司史上最大宗收購,象徵微軟未來朝雲端和手機業務發展。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