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空再決定」就是令你失敗的元凶
本文作者Leon Ho為 Lifehack 創辦人
「得閒飲茶」,是中國人常用的語句,字面意思是「有空相約去飲茶」,但實際意義往往是「有空再算吧」,淪為用來打發對方的客套話。工作環境中,類似的說話也不絕於耳。討論時,若談到相關但不直接關聯的問題,我們通常會說另外再找合適時機去處理,就如「得閒飲茶」的概念一樣。問題是,當我們說「得閒」,十居其九都會很快拋諸腦後、不了了之。
以時間為指標來牽引我們做決定並不理智,然而,很多個人目標以至公司營運,都墮入此陷阱中。舉例說,很多人都會在新一年訂立目標,如減肥、儲蓄,但然後呢?到底我們要因為那天是1月1日而審視自己,還是在發現自己體重出現問題之際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以時間為引發點和以情況為指標的分別。以情況為指標的好處是可以敏捷地應付突如其來的改變,無論好與壞,只要改變發生了,我們都應重新審視現有的做法,看看會否有更好的方向。而如果以時間為觸發點,我們便會在期限來臨前維持現狀,很可能會錯失良機或察覺不了危機。
以Netflix為例,他們最初只會買大公司拍的電影的授權,再於網上租借出去,但授權費上升後,比自行製作還要昂貴,於是他們就開始考慮自行拍攝,拍攝了首個電視節目《House Of Cards》。這就是一個理想情況,引發他們重新審時度勢。如果他們只按時間審視授權費的預算,即時間到了就看看,還未到就不理會現實情況,那就會錯失大好機會擴展他們的業務。
以條件或情況為引發的好處是,可以及時應付環境轉變,而不會錯失良機。以筆者公司為例,現正推廣讀者使用Goal System — 一個協助讀者達成不同目標的計劃。要利用它成為收入來源之一,現時顯然還未是合適的時機,因為系統現時仍未廣為人知。與其無時無刻想着是否是時候轉化,倒不如以條件為觸發,例如說:訂閱者達5萬就開始收費,並設定系統提示,那就不用時常記着,又不用怕會遺忘。
想想你的個人目標,有下一次審視的機會嗎?是以時間為分界?還是以條件決定?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