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施政報告對科技界的啟示(方保僑)

By on January 18, 2016
港府在耶路撒冷參觀一間科技企業,了解該企業的研發工作。(政府新聞處圖片)

港府在耶路撒冷參觀一間科技企業,了解該企業的研發工作。(政府新聞處圖片)

本文作者方保僑為香港互動市務商會會長,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上周,特首梁振英宣讀其第四份《施政報告》,當中對資訊科技着墨不少,包括:預留20億元予創科局,以投資收益資助院校進行更多中游及應用研究;斥資20億元成立創科創投基金,吸引更多風投基金投資於本地初創企業;斥資5億元成立創科生活基金,資助應用創科以改善市民日常生活的項目;數碼港將撥款2億元成立投資創業基金。

其實,政府以往也有撥款到創新科技基金,今次只是將資金分拆,用於不同的範疇。但筆者比較擔心的是,官僚制度及審批過程緩慢,將令真正受益的公司數量有限;又如果規範太多,就算申請了基金也會有太多掣肘,難免局限初創企業的靈活發展,希望創科局在審批基金申請上能從善如流。

另外,《施政報告》也有提及,要將公眾Wi-Fi熱點由現時1.7萬個,在3年內增至3.4萬個,包括醫院、街市、公園、休憩處、旅遊景點及公共交通交滙處等,同時網速會提升一倍,並增加安全性。增加了Wi-Fi熱點,對於公眾及旅客當然是好事;但Wi-Fi覆蓋擴大,不一定代表城市變得更加智慧。

智慧城市的反思

要發展智慧城市,還需要多方面配合,例如政府管理、公共安全、社區融合、醫療、教育及環境等,再加上大數據分析,才可令城市更有智慧。但我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如果智慧城市的其中一個好處是改善區內交通,而政府挑選了九龍東作為智慧城市的試點,那為什麼運輸及房屋局,早前說要將道路收費計劃重新諮詢,卻挑選了中環作試點?

其實,兩個實驗項目也可以改善交通,為何兩個政策局不合作在同一個地區上實踐呢?這是政府內部溝通不足,還是精神分裂?

方保僑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會長

更多方保僑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