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up如何吸引人才?隨時任玩街機、資助去旅行、公司透明度高
一個人受歡迎,多數跟他行為習慣有關,相反一個人不受歡迎、乞人憎,亦少不免因談吐和修養而起,廣東話就有個準確的說法,叫做「冇文化」。近幾年,香港人更重視「有文化」,做人要有文化,飲食要有文化,就連公司都要有文化。其中一種人見人愛的公司文化,正是Startup。
Startup有幾受歡迎?受歡迎到人工跟市價平手(甚至低於市價),亦寧願選Startup棄傳統公司。我們訪問了以下兩位Startup創辦人 Leon同Raymond,在他地身上,大家可得知何解咁多人鐘意Startup。
Startup公司文化重要性 讓團隊決策時根據核心價值
Lifehack創辦人何樂頌(Leon)認為,14人的團隊作出決策時,會根據文化下的核心價值,當有想法違背核心價值時,大家便有意識地不會去做。
Shopline的共同創辦人葉凱文(Raymond)表示,公司文化要在第一天起開始確立,使其運作暢順,否則當公司增長時,便會方寸大亂,辦公室內建立到好的核心價值,「令到團隊想返工,上班時有好的感覺。」
對長年在大公司工作的人有保留
為確保公司文化可以持之以恒,Leon在招聘便需謹慎選擇,「如果一間高增長的Startup一次個月過請十多人或更多,新人便影響現有的文化。我們的員工On Board前後,要用不同方法教導他公司的文化,面試時,我們會談及公司價值觀是什麼,如果對方問的問題跟價值觀有很大差別時,即使他是一打十的強勁工程師,我們都不會招聘。」
大公司的工作經驗一般會為履歷添上光環,但Raymond說招聘時會對長年僅在大公司工作的人有點保留,因為大公司與Startup的工作心態完全不同,除非對方很有意願作出改變,員工真心喜歡Startup的環境,才可融入其公司文化,「如果你今天應徵花旗銀行,明天應徵Shopline,後天應徵AIA,我唔知你想點。」
不害怕犯錯 不斷實驗
Lifehack宗旨是透過網站內容使人們生活變得更好,因此公司文化便是正面地影響別人,負能量的人不可能成為Lifehack的員工,Leon舉例說「假設網站壞掉,事情本身負面,但我們不會集中在負面的一面,不會指責員工『搞錯呀,咁都搞唔掂嘅』,反而探討可否在事情中學習,防止下一次同樣情況發生。」
Leon曾經在專欄文章寫道,「犯錯其實提供了很寶貴的機會,讓我們知道有何不足之處。可是,如果犯錯後我們只顧責備,無法走出陰霾,那就會錯失良機,永遠無法得知問題的根本原因。」
Lifehack團隊不害怕犯錯,做事不斷實驗,鼓勵嘗試不同方法去做事,分析當中的成效,他說「例如探討提升Facebook專頁表現,如果有人覺得Facebook溝通只靠直覺,這個人不適合在公司」,Lifehack的處事方式講求科學化,着重數字分析。
着重開放溝通 透明度高
至於Shopline,這個網店平台僅經營兩年,正在數碼港接受初創企業培育,員工由3人增長至25人,公司不斷成長,Raymond希望建立平等的工作環境,事情要對員工透明化,清楚看到公司的方向,才可建立彼此的信任,「讓員工覺得不論在什麼崗位,都可以直接找我問問題。」
他強調,「我會說Over communicate,好過完全不溝通,討論同一件事可以講四、五次,確保我明白,總好過你不說。」
創造愉快的工作環境,開放溝通是不可或缺,也是Lifehack強調的元素,即使一件小事,例如椅子不夠舒服,Leon都覺要宣諸於口,不可以假設老闆知道,否則大家便會產生誤會。公司文化需時刻實踐,不只是貼海報及擺放乒乓球枱。
辦公室有街機 員工旅行有資助
大多數Startup辦公室不會有屏風(Partition),兼具備一些休閒設施,免費的咖啡與零食都屬指定動作。
Leon指人一天工作起碼八小時,「我一定要公司環境跟家裡一樣舒適。」因此Lifehack辦公室添置街機、健身單車,享樂之餘也着重員工成長,Leon會資助員工購買書藉,題材不限,每半個月舉行一次讀書會。
Shopline位處共用工作間,有更大更舒適的開放空間,大家坐在飛機椅及吧枱談天,Raymond曾經在銀行工作多年,過去的工作環境沉悶,同事們間甚少聯誼,他現時創辦Shopline便希望有一個與別不同的工作環境,會尊重員工想法,不拘泥於小節,如果工作累了,可在飛機椅上小睡一會或出去食個「Long Lunch」。
最吸引的是,Shopline員工放大假去旅行時,公司會資助機票及住宿的部分費用。Startup的薪水或跟大企業有距離,但起碼公司文化會令你覺得較自由及人性化,團隊願意留在辦公室內效力。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自動駕駛時代|馬斯克料 Tesla 6月 推全自動駕駛載客服務
美國電動車企業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表示,特斯拉預料最快可以在6月,推出毋須人類監督的「全自動駕駛系統」(FSD)車輛,在得克薩斯州奧斯汀(Austin)提供載客服務。
- Posted April 1, 2025
- 0
-
AI大戰|OpenAI融資3120億 創科企新高
AI聊天機械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在新一輪融資中籌集400億美元(約3120億港元),創下私營科技企業融資紀錄新高。資金將用於推進人工智能(AI)研究、擴大計算基礎設施和增強其人工智能工具。
- Posted April 1, 2025
- 0
-
Manus收費|加速國產AI商業化 智能代理每月304元起 定價被指進取
內地AI人工智能發展一日千里,外電報道,全球首款由中國團隊開發的通用型AI智能體Manus宣布開始收費,標誌着迅速邁向商業化。
- Posted April 1, 2025
- 0
-
吉卜力之亂 AI搶飯碗(高天佑)
近日整個世界都充滿濃濃的「吉卜力」(Ghibli)風格,事關自從OpenAI旗下ChatGPT-4o版本發布後,各地網民發現,該程式能在一分鐘之內把任何照片轉換成好似宮崎駿動畫的圖片,近乎毫無破綻。
- Posted April 1, 2025
- 0
-
AI搜尋「從一到多」演變(黃岳永)
回想2006年,《牛津英語詞典》和Webster's Dictionary正式把「Google」一詞納入新詞彙,代表「搜尋」的意思,這使得「Google it」(廣東話可譯為「上網搵啦!」)在過去20多年中主導了全球資訊搜尋的方式。
- Posted April 1, 2025
- 0
-
新凱來|中國光刻機躍進 挑戰龍頭ASML
深圳晶片設備商新凱來(SiCarrier)近日於上海中國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China)高調亮相,聲稱已開發28納米製程、300毫米晶圓用光刻機,引發市場議論,荷蘭半導體設備生產商艾斯摩爾(ASML)的壟斷地位受挑戰。
- Posted April 1, 2025
- 0
-
沈祖堯|中大前校長:醫生不用AI會被取代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醫學院院長暨高級副校長、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沈祖堯,日前來港主講兩場講座,介紹人工智能(AI)和機械人時代的醫學未來及醫生角色,他並在總結時稱,不使用AI的醫生將會被取代。
- Posted April 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