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與IT未必衝突(黃岳永)
現今世代人人手執一部智能電話或平板電腦,拿起紙筆書寫、畫畫的機會大減,但我對有型有款又好用的文具一直非常着迷,所以最近發現香港新開了一間Moleskine專門店,當然要去逛一逛。
Moleskine是傳統紙本筆記簿的經典,包括梵高(Van Gogh)、畢加索(Pablo Picasso)、海明威(Emest Hemingway)及馬蒂斯(Henri Matisse)等名人都是忠實擁躉,證明其魅力非凡。
Moleskine屬於中高端的文具,紙張質素很好, 寫字畫圖都沒問題,但價錢貴過一般產品,每一頁大約要2、3元。很多人認為花這個價錢買文具不值得, 但細心思考一下,若你的月薪為4萬元,一天的薪金便是2000元左右,花多點錢買好一點的文具,還是物有所值。
而且,創意的價值一向難以衡量,別說上文提到的那些名人,我亦不只一次見到能夠帶來逾億元回報的創意,亦目睹有人因為一個成功的創意改變一生。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從這角度看,文具對一些人可能很重要。
在現今這種不愛手寫愛電腦的年代,除了學生外,紙本筆記簿似乎離我們愈來愈遠,但我認為兩者並不互相排斥。我在使用「最潮」科技用品上絕對經驗豐富,每有新產品面世都率先試用,由第一代PDA的Apple Newton到Palm Pilots,至現今大行其道的iPhone,我都用得不亦樂乎,但這並不妨礙我繼續利用紙筆進行記錄。
不少舉世的創意,都是從一張白紙開始。對我來說,除了筆記簿外,一張餐紙巾、打印的A3紙,甚至是Dan Ryan餐廳的紙枱布,都是創意的好幫手。將靈感記下後,便是各種科技小玩意發揮作用的時候了,透過儲存、搜尋資料、建立參考、製作電子格式、甚至是加上地圖或大綱,把靈感作出最大發揮。
邊記創意邊傳電腦
所以,當知道工業時代誕生的Moleskine開始了它的科技之路,與雲端軟件商Evernote合作推出紙本與數位的結合商品時,真的完全不感訝異。在新技術下,用家可以在紙上盡情寫下創意,然後將紙上的記事轉到雲上的Evernote,再用Evernote保存和管理,能夠同步把手寫資料數碼化,可說是結合數碼與傳統的經典例子。
Evernote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數碼筆記App,用家能在電腦與行動裝置之間同步處理所有記事。除了自由手寫和塗鴉,還可自動進行標記與編排,亦能同時處理大量的照片和快速鏈接到瀏覽器進行搜索。還有一點必須提,Evernote是免費的。
不少人都有這個經驗,在辦公室徹夜苦思茫無頭緒,反而在日常生活或旅行中忽然「靈光一閃」取得靈感,這種非線性的思考方式,正是創意的根本所在。我們利用紙筆記下靈感,再透過電腦將其加以收集、整理,變成可以實行的創意方案,才是成功的關鍵。傳統和科技,其實是可以共存的。
更多黃岳永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大戰|Meta擬建全球最長海底電纜 助支援集團AI計劃
Facebook母公司Meta計劃建造全球最長海底電纜,全長約5萬公里,較地球周長還要長,目標連接美國、印度、南非、巴西等地區,將有助支援Meta的AI計劃。
- Posted February 18, 2025
- 0
-
AI大戰|馬斯克聊天機械人Grok 3亮相 稱性能勝DeepSeek
馬斯克和其xAI團隊人員在美國時間周一晚上網上直播發布Grok 3,並在進行現場示範,期間有逾370萬人次觀看直播。他們指出,Grok 3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功能比Grok2強大一個數量級,在多個基準測試中優於OpenAI的GPT-4o、Anthropic的Claude-3.5、DeepSeek V3和Google旗下Gemini 2.0 Pro。
- Posted February 18, 2025
- 0
-
OpenAI理想與現實交戰(黃岳永)
OpenAI於2015年以非牟利組織的形式誕生,更以開源精神聞名。但隨着公司走向商業化,逐步轉向封閉策略。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最近坦承,OpenAI在開源策略上「站到歷史錯誤的一方」。
- Posted February 18, 2025
- 0
-
動物情緒識別|AI馬匹掃臉系統測 痛楚88%準確
自然科學家達爾文(Charles Darwin)在1872年提出,臉部表情是哺乳動物之間一種「共同語言」,能藉此表達自己的感受。人類要了解身邊動物,除了拜託動物傳心師,亦可依賴人工智能(AI)技術。
- Posted February 18, 2025
- 0
-
Perplexity|推新模型 「深度研究」免費用
繼谷歌(Google)、OpenAI推出「深度研究」(Deep Research)服務後,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Perplexity近日亦發布同類工具。跟早前兩企只限收費用戶使用不同,Perplexity免費版用戶每天可使用該功能5次,付費專業版更有500次。
- Posted February 18, 2025
- 0
-
點語成丹青|港首辦成語變畫作AI比賽 120間中小學參與 收逾千作品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發展迅速,本地中小學生亦能善用科技,把AI工具應用在藝術創作上,水準也不遜於大師作品。百年樹人會主辦、軟件港企DigiGear籌辦的《點語成丹青》香港首個生成式AI藝術創作大賽,昨天舉行作品展覽及頒獎典禮。
- Posted February 18, 2025
- 0
-
DeepSeek|據報新增互聯網訊息服務
內地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關聯公司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研究有限公司,近日經營範圍新增互聯網訊息服務,同時發生工商變更。
- Posted February 1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