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大學產業化 推動創新創業(黃錦輝)

By on June 12, 2015

本文作者黃錦輝為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香港資訊科技聯會前會長

美國西岸資訊科技訪問團合照。(作者提供)

美國西岸資訊科技訪問團合照。(作者提供)

筆者於6月3日至7日參加了由香港資訊科技聯會及貿易發展局合辦的「美國西岸資訊科技訪問團」,一行五十多人包括官、產、學、研四個界別的代表,而產業界中更有投資者及初創公司老闆參與其中。行程走訪了矽谷數間專為促進初創企業成長的「加速器」(accelerator)公司及總部位於西雅圖的資訊科技界巨擘「微軟」公司。

訪問前者的主要目標是學習及了解矽谷的初創生態(startup ecosystem),並嘗試「就地成材」,進行兩地初創投資配對;而訪問後者有助團員了解全球資訊科技的未來發展趨勢。筆者從事大學科技轉移工作多年,對創新科技及創新投資的發展事宜尤其關注,此行實令筆者獲益良多。

團隊拜訪了「史丹福研究中心」(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SRI)。SRI是全球最成功的應用研究中心。它是一所非牟利機構,每年的收入約5億美元,全數用作中心的行政經費和營運開支。SRI的收入主要來自資助研發、科技顧問及創新創業。SRI曾替多國如智利、新加坡等就着創新創業政策提供顧問服務,而SRI發現任何經濟體在推行創新創業的過程中最常遇到以下幾個問題︰

1. 支援創業的基礎建設不足(官);

2. 缺乏有經驗的企業家去輔助具商業潛質的創新科技項目(產);

3. 創業者缺乏國際視野,過分着重本地市場(產);

4. 政府雖資助大學進行科研,卻未能有效地把成果產業化(研);

5. 大學不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學)。

本地偏向基礎研究

上述問題與官、產、學、研各持份者息息相關。尤其是針對第四及第五項問題,大學更是責無旁貸, 而香港的情況也不例外。

總體而言,本地大學科研文化偏向基礎研究。此現象從研究資助委員會(Research Grant Council, RGC)每數年進行的研究評估計劃(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RAE)便可略知一二,RAE以每位教授所發表的國際論文質量作為評估指標,而大學管理層亦利用同樣尺度來對教授進行評級。正因如此,順理成章地教授們把精力都集中在研究及寫論文,多年來他們已變成名乎其實的「造紙(論文)機器」,對於科技產業化活動漠不關心,既無心亦無力,這正是第四個問題的原因。在現時的機制之下,大學教授為求自保或升職,如此表現是可以理解的。若然政府堅決發展創新創業文化,教育局必須重新制定教授評核指標,把科技轉移成效(例如專利所創造的商業或社會貢獻、衍生公司的市值等)都計算在內。

從表面看來第五項問題與大學課程和師資有關,但筆者認為真正的原因亦是源於本地大學的「造紙」文化。校方為爭取國際學術排名,不惜重點投資基礎研究,聘請世界級科研出色教授來港任教。可是這些科學泰斗往往「不食人間煙火」,對科技轉移及創新創業一竅不通。

欠缺有關的實際經驗,又怎可能設計出有效的課程呢?當然,大學可以考慮重金禮聘有經驗的企業家當全職教授。由於就讀創新創業的學生必會經常參與創業實習項目,期間他們很需要企業家從旁指導,只可惜現時大學沒有足夠資源去配合。如要找個折衷辦法的話,大學可考慮利用自己的校友網絡,加強「師友」(mentorship)及「實習」(internship)計劃。為鼓勵更多校友企業參與,大學可容許他們投資其培育的學生初創公司,創造雙贏。

政府正積極推動創新及科技產業。如何衡量這產業的成敗,創新創業的成效是關鍵的一環。政府可參考SRI成功的經驗,創造靈活的初創生態環境,讓富創意的年輕人大展拳腳,發揮他們的潛能。

更多黃錦輝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