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網購助手|方便格價下單 標榜免費零廣告 搜尋電商化掀熱潮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
繼美國人工智能(AI)搜尋初創公司Perplexity AI推出購物功能後,ChatGPT開發商OpenAI亦踏足電商市場,用戶可透過GPT-4o模型購買商品。新功能將分批開放予用戶,初步適用於少數商品類別,包括電子、時尚、美妝及家居產品,預計未來數日全面上線,標榜服務免費兼零廣告。這顯示AI搜尋電商化浪潮成形,新一輪科技零售大戰一觸即發,衝擊谷歌(Google)搜尋引擎王者地位。
暫僅涵蓋電子美妝家居產品
ChatGPT Search新搜尋功能,包括改進的商品搜尋結果、直覺化的產品圖片呈現、完整定價與消費者評價,更可直駁商家的網店頁面。以查詢「200美元以內的意式濃縮咖啡機」為例,當用戶點擊產品圖片後,介面會顯示亞馬遜、沃爾瑪等多間零售商,方便一次過格價及下單。不過因應各地法規限制,新功能暫不開放予歐盟、英國、瑞士、挪威、冰島及列支敦士登等地用戶。
根據OpenAI統計數據,ChatGPT過去一周內,已完成「超過10億次網絡搜尋」,成為平台上成長最快、最受歡迎功能之一。今次更新除了增加「即時熱門搜尋」及列出資訊來源,ChatGPT搜尋功能亦登陸WhatsApp。只需在WhatsApp介面,向電話號碼+1-800-242-8478發送訊息,即可馬上獲悉最新資訊,包括即時體育賽事比分及其他熱門新聞,惟服務未支援本港手機號碼。
跟谷歌基於演算法的產品推薦不同,OpenAI搜尋結果完全獨立產生,資料來自第三方數據供應商,但會從對話記錄追蹤個人喜好,日後將之納入購物推薦中,解決電商「搜尋轉換率低」的問題。對中小型電商不乏好處,例如利用OpenAI模型創作商品標題、宣傳文案及社媒短片劇本;更可結合客服聊天機械人,處理複雜的退換貨查詢。
網民質疑推薦難保持中立
由於演算法無法完全客觀持平,有網民質疑OpenAI,如何確保立場中立、會否只推薦熱門品牌等,扼殺小店生存空間。電商涉及大量個人消費數據,例如秒殺活動、庫存同步等,場景對即時性要求甚高。
若OpenAI旗下API(應用程式介面)或合作平台,未明確規範數據使用範圍,隨時引發合規或監管爭議。此外,AI生成的商品評價、圖片描述,若缺乏審核機制,或被濫用於誇大宣傳或詐欺。
如今OpenAI高調加入網購戰團,或迫使Shopify、Shopline等電商平台,加速整合生成式AI功能。作為OpenAI主要對手之一,Perplexity AI今年2月預告開發一款網頁瀏覽器Comet,收集客戶數據以投放定向廣告。該企上周四(24日)與摩托羅拉簽署合作協議,其應用程式將預先安裝在Razr系列手機上,並可透過Moto AI輸入「Ask Perplexity」,與手機生態圈加強合作。
此外,美國網絡巨頭Alphabet旗下谷歌,早前收到司法部建議拆售網頁瀏覽器Chrome,據報OpenAI、Perplexity AI及雅虎有意接手。市場調查機構Statcounter今年3月統計數字,Chrome市佔率達66%,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網頁瀏覽器。彭博報道,網絡搜尋器DuckDuckGo行政總裁溫伯格(Gabriel Weinberg)粗略估計,Chrome上市價值將高達500億美元(約3900億港元)。
支持EJ 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