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代理|「AI為先企業」授權員工管智能代理 重塑工作架構 須靈活調配人機比例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未來報告」
微軟(Microsoft)日前發表《2025年工作趨勢指數報告》,半數受訪本港企業領導層指出,正利用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s)全面自動化工作流程或業務程序,其中客戶服務、市場推廣及產品開發,為人工智能(AI)投資的首要領域。此外,一種新型機構「AI為先企業」(Frontier Firm)將在今年崛起,其營運模式以即買即用的智能科技、人類及AI代理協作的團隊,讓每位員工都擔任代理主管。
企業轉型經歷三大演化階段
報告分析Microsoft 365及職場社交平台LinkedIn的數據,亦從全球31個國家及地區收集3.1萬用戶的意見,並綜合AI初創、經濟學家、科學家及學者的見解。調查結果發現,AI正重塑傳統企業的組織架構,轉向更靈活、以結果為導向的工作流程,讓公司加快行動、擴展專業知識,同時能因應業務需求而調整,靈活調配人力與AI代理去完成工作。
即使是最成熟的企業,數碼勞動力也能重塑其業務模式,催生出新公司。要轉型為「AI為先企業」,主要經歷三大演化階段。首先,人類員工與AI助手合作,確保工作提速之餘,效果亦更理想。下一步,AI代理加入團隊,角色就如「數碼同事」,按人類指示完成特定任務。第三步,人類擔當更主導角色,為AI設定方向後,AI代理就會執行業務及工作流程,視乎需要再作檢查。
每位人的力量畢竟有限,所管理的AI代理數量,其實並非愈多愈好,隨時令自己精力透支,並增加業務風險。為讓人機組成的團隊,足以發揮最大工作效能,企業需要一個新指標:人類與代理比例(Human-agent Ratio)。領導層必須思考兩個關鍵問題:每個職位和任務應配置多少名代理?又需要多少人類員工指導他們?找到合適比例至關重要,且需根據任務而定。
76%港高管預計增數碼勞動力
互聯網時代創造知識型工作崗位,例如社交媒體經理、用戶體驗(UX)設計師等,AI時代亦誕生不少新職位。隨着代理日益融入職場,將迎來「代理主管」(Agent Boss)新職位:一個負責構立、委派及管理AI代理,以擴展影響力,並在AI時代主導自己職業發展的人。從董事會到前線員工,每位員工都要改變思維模式,想像自己是行政總裁(CEO),經營一間由AI代理驅動的初創。
報告亦提及本地相關數據,大約61%受訪港企管理層稱,其企業必須提升生產力,惟86%本地員工反映,他們缺乏時間或精力完成工作,平均每兩分鐘就被會議、電郵或訊息打斷工作。為填補工作量差距,76%港企領導層預計,在未來12至18個月內,採用AI代理等數碼勞動力,擴充人力資源。此外,本港企業領導層預計5年內,其團隊將負責訓練(30%)及管理(33%)代理。
人工智能必讀好書

書名:Why Machines Learn:The Elegant Math Behind Modern AI
作者:Anil Ananthaswamy
簡介:在機器學習及人工智能發展中,數學是當中重要一環,本書為這學問提供詳盡解釋。
支持EJ Tech

